编辑:
2014-03-24
1° 当∠APQ=∠AOB时,△APQ∽△AOB.
所以 = 解得 t= (秒)
2° 当∠AQP=∠AOB时,△AQP∽△AOB.
所以 = 解得 t= (秒)
(3)过点Q作QE垂直AO于点E.
在Rt△AOB中,Sin∠BAO= =
在Rt△AEQ中,QE=AQ·Sin∠BAO=(10-2t)· =8 - t所以,S△APQ= AP·QE= t·(8- t)
=- +4t= 解得t=2(秒)或t=3(秒).
(注:过点P作PE垂直AB于点E也可,并相应给分)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随着动点P的运动,△APQ的形状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应分情况:①∠APQ=∠AOB=90○②∠APQ=∠ABO.这样,就得到了两个时间限制.同时第(3)问也可以过P作 PE⊥AB.
【例4】(南充,10分)如图2-5-7,矩形ABCD中,AB=8,BC=6,对角线AC上有一个动点P(不包括点A和点C).设AP=x,四边形PBCD的面积为y.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并确定自变量x的范围.
(2)有人提出一个判断:“关于动点P,⊿PBC面积与⊿PAD面积之和为常数”.请你说明此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解:(1)过动点P作PE⊥BC于点E.
在Rt⊿ABC中,AC=10, PC=AC-AP=10-x.
∵ PE⊥BC,AB⊥BC,∴⊿PEC∽⊿ABC.
故 ,即
∴⊿PBC面积=
又⊿PCD面积=⊿PBC面积=
即 y ,x的取值范围是0
(2)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理由:由(1)可得,⊿PAD面积=
⊿PBC面积与⊿PAD面积之和=24.
点拨:由矩形的两边长6,8.可得它的对角线是10,这样PC=10-x,而面积y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所以可以把它看成规则的两个三角形:△PBC、△PCD.这样问题就非常容易解决了.
Ⅲ、综合巩固练习
(100分 90分钟)
1、如图2-5-8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B(-1,0)、C(0,1)中,若△DEF各顶点坐标分别为D(,0)、E(0,1)、F(0,-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DEF由△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
B.△DEF由△ABC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
C.△DEF由△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60○得到;
D.△DEF由△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2.如图2-5-9,已知直线 y=2x+1与x轴交于A点,与y轴交于B点,直线y=2x—1与x轴交于C点,与y轴交于D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
3.如图2-5-10所示,在矩形ABCD中,BD=20,AD>AB,设∠ABD=α,已知sinα是方程25z2-35z+ 12=0的一个实根.点E、F分别是BC、DC上的点,EC+CF=8,设BE=x,△AEF面积等于y.
⑴ 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⑵ 当E、F两点在什么位置时y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4.(10分)如图2-5-11所示,直线y=-x+ 4与x 轴、y轴分别交于点M、N.
(1)求M、N两点的坐标;
(2)如果点P在坐标轴上,以点P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x+ 4相切,求点P的坐标.
5.(10分)如图2-5-12所示,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点P可以与点A重合,但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E⊥BC.垂足为E;过点E作EF⊥AC,垂足为F;过点F作FQ⊥AB,垂足为Q.设BP=x,AQ=y.
⑴ 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⑵ 当BP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与点Q重合;
⑶ 当线段 PE、FQ相交时,写出线段PE、EF、FQ所围成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6.(12分)如图2-5-13所示,已知A由两点坐标分另为(28,0)和(0,28),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3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动直线 EF从 x轴开始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x轴)并且分别交y轴,线段AB交于E、F点.连接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
⑴ 当t=1秒时,求梯形OPFE的面积,t为何值时,梯形OPFE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⑵ 当梯形OPFE的面积等于△APF的面积时,求线段 PF的长.
⑶ 设t的值分别取t1,t2时(t1≠t2),所对应的三角形分别为△AF1P1和△AF2P2 ,试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请证明你的判断.
7.(12分)如图2-5-14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1,0),对角线的交点P的坐标为(,1)
⑴ 写出B、C、D三点的坐标;
⑵ 若在AB上有一点 E作,’入过 E点的直线‘将矩形ABCD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⑶ 若过C点的直线 将矩形ABCD的面积分为4:3两部分,并与y轴交于点M,求过点C、D、M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8.(10分)已知矩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A、B、D的坐标分别为A(0,0),B(m,0),D(0,4)其中m≠0.
⑴ 写出顶点C的坐标和矩形ABCD的中心P点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⑵ 若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 把矩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⑶ 在⑵的前提下, 又与半径为1的⊙M相切,且点 M(0,1),求此矩形ABCD的中心P点的坐标.
9.(10分)如图2-5-15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AD=AE=2,若点F从点B开始以每秒二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BC方向运动,设点F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t>0时,直线FD与过点A且平行于BC的直线相交于点G,G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AB与GH相交于点O.
⑴ 设△EGA的面积为S,写出S与 t的函数解析式;
⑵ 当t为何值时,AB⊥GH;
⑶ 请你证明△GFH的面积为定值.
10. (10分)如图2-5-16,在矩形ABCD中,AB=10。cm,BC=8cm.点P从A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停止;点Q从D出发,沿D→C→B→A路线运动,到A停止,若点P、点Q同时出发,点P的速度为1cm/s,点Q的速度为2cm/s,a s时点P、点Q同时改变速度,点P的速度变为bcm/s,点Q的速度变为d cm/s,图 2-5-17是点 P出发x秒后△APD的面积S1(cm2)与x(s)的函数关系图象;图2-5-18是点Q出发xs后面AQD的面积S2(cm2)与x(s)的函数关系图象.
⑴ 参照图2-5-17,求a、b及图中c的值;
⑵ 求d的值;
⑶ 设点P离开点A的路程为y1(cm),点Q到点A还需走的路程为y2(cm),请分别写出动点 P、Q改变速度后,y1、y2与出发后的运动时间x(s)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P、Q相遇时x的值.
⑷ 当点Q出发_______s时,点P、点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相关推荐:
标签:数学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