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6-13
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
(1)由初中的比值定义引入,然后发问:我们已经把角推广到实数集了,那 , , , , 的正弦、余弦值分别是多少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引申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掌握,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这才是真正的“受之与渔”而非“受之与鱼”.
(2)由实例得出本节课新的知识点,设任意角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记角 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u,v)用u,v表示 角的正弦和余弦.
然后归纳知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对任意角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u,v),所以P点的纵坐标v叫作 的正弦函数,记作v=sin ;P点的横坐标u叫作 的余弦函数,记作u=cos ,
通常,我们用x表示自变量,即x表示角的大小,用y表示函数值,这样我们就定义了任意角三角函数y=sinx和y=cosx
思考: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什么?
提醒学生:由于角的大小与终边的选取无关,只要角确定了,那么其正弦、余弦值就是确定的。所以知道终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算出该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3)例题讲解,
例1,已知角A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其终边上一点P(2,-3),求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这个例题就是练习用新的定义求解.在讲例题时,就让学生体会是终边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求出其三角函数值,还要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式1, 已知角A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其终边上一点P(-2a,3a)(a 0),求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当学生解出这题之后由问题再引发思考:角A的正弦值、余弦值是正数还是负数?然后让学生找角A终边在各个象限和坐标轴上时正弦值、余弦值与0的大小关系.此时,用多媒体演示:随着角 终边的旋转,其正弦、余弦值的正负变化情况。并且也可以得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这样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容易记忆,并且动态演示更可以让抽象问题形象化.还可以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2,已知角A在第二象限且sinA= ,求cosA
本题是想强调角的象限影响其三角函数值,并且留思考题:去掉“角A在第二象限”的条件,又该怎样求解?在他们课下解这个问题时,即复习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进一步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上黑板做,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且上黑板的同学记忆深刻,若有错误下面的同学可以引以为戒。
第二题让学生当堂完成,然后提问。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以找学生来完成,从他们所学的新知识开始,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板书设计: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
1 定义
注意: 屏
幕
例题1
变式1
例题2
(7)布置作业
P27 习题1-4,第一题(1)
第八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三 > 数学 > 初三数学教案
标签:初三数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