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次函数复习课

编辑:

2013-06-11

基础训练二:

1. 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

2.直线y =  - 2X - 2 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           。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

7、若函数y = ax+b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则ab        0。

8、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9、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10、将直线y = -2x-2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将它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综合训练:

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我自认为知识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所以我选择在多媒体上课。应该说在设计之初,我是在两种方案中选出的一种为学生节省时间的复习方法,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在课的进行中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在初三总复习时,我理解学生的忙,所以能包办的我就一律代做,以为这就是帮学生减轻负担,学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学生被动记忆的知识多;教师把一节设计的井井有条,想要学生在这一节课里收获更多,但被动的学生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去,降低了课堂效率,又把好多任务压到课下,最后教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的想法还是落空了。

通过这节复习课的教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刻含义,不单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我的这节课失败之处就是过分的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实效性。那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听(问问老师、听听学生的想法),力求在真  正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三 > 数学 > 初三数学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