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3-11-03
学好地理需要平时的练习。练习越多,掌握越熟练,威廉希尔app 编辑了初三历史中外历史易混易错概念练习题,欢迎参考!
1. 封建帝制: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结束(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儒家思想:孔子春秋时期创立,汉武帝时期开始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空前冲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从战国时代开始,三民主义中民生即平均地权没实现;1952年底土改,彻底解决。
2. 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边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新疆:西汉;西藏:元朝;台湾:元朝。
3. 惠农(民):减轻人民负担,开明的统治。孔子“仁”的思想;唐太宗轻徭薄赋;孙中山民生主义;新中国的土改;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
5. 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包括洋务派办的一些民用工业和私人创办的企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张謇。三大改造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
6. 东西方交流:中国至欧洲;丝绸之路;郑和;马可波罗。中外交流:中日、中印。
7. 鸦片战争的借口:保护通商,其实就是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工业化的英国借此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扩大市场。
8.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鸦片战争。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现代史:新中国成立。现代化探索:一五计划。
9. 事件的性质与历史地位: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位: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化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 时代潮流、主旋律、时代要求、时代主题:近代:发展资本主义,为推动它发展而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自由化。洋务运动不符合(客观结果,几个黑点不是黑纸,量变与质变。
11. 认识、启示、感悟:事情本身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如: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学习科学技术。
12. 历史转折:党史上的转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它转折: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社会性质改变的一定是重大转折,转折不一定改变社会性质。
13. 所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改为农民所有。三大改造中农业的集体化改变了所有制,农民私有改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集体所有制。
14.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是说受十月革命影响,中国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5.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弱国无外交。旧中国为什么没有外交地位?弱。为什么弱(落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原因:帝、官、封。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内有腐朽的统治(长期闭关锁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外有列强的侵略。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在哪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17.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体现在:力主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主张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尽可能地争取和平与民主,赴重庆谈判。
18. 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与孙中山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联合国民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判断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没有推翻军阀统治。革命是否成功:是否完成革命任务。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因为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失败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0. 八一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军队名称变化: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秋收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八路军、新四军;解放:人民解放军。
21. 西安事变:客观(外部)原因:民族矛盾加深;主观原因:受到抗日浪潮感召。
22. 雪耻与结束屈辱历史:雪耻:抗日战争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屡败耻辱,洗刷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割让台湾的耻辱,洗刷了全面侵华首都被攻陷屠城的耻辱。港澳回归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洗刷了鸦片战争战败香港岛被迫割让的耻辱。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
23.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广义:成立革命组织、宣传三民主义、发动起义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但没直接领导武昌起义。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4月。国民政府的垮台与中华民国的终结:渡江战役后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38年的中华民国随之宣告终结。
24.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直接: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开始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丰富了人们生活。
25. 京师同文馆与京师大学堂: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国家最高学府。
26. 革命方向与革命道路:十月革命为中国指出了中国革命新的方向;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27. 旗帜:就是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旗手:就是理论家、思想家。
28. 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随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完成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西方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即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就是说,从闭关锁国状态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29. 英国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资产阶级革命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宽松的政治环境:君主立宪制后,为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就是伏尔泰眼里的开明君主统治。
30. 政治版图、国际格局:政治版图可以认为是国界的变化,也可以指政治力量的变化。如: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对外战争,使法兰西帝国盛极一时,改变了国界也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的对比。世界列强确立的国际关系,并由此确立的国际政治秩序(或称为体系),称为国际政治格局。
31.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格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日本的崛起,与美国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2. 科学与科技革命:科学理论是科技发明的基础。如牛顿的理学理论体系与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与发电机;爱因斯坦相对论与核能的研究利用。三次科技革命相比,科学理论与科技发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33. 科学和思想: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牛顿和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打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思想解放。
34. 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发生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实力,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35. 危机、挑战、机遇:危机是指严重的困难。如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危机是内忧外患,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开展洋务运动;俄国的危机是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农奴暴动频繁威胁到沙皇统治,为摆脱危机废除农奴制;美国的危机是南方黑人奴隶制导致国家分裂、内战爆发,北方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挽救了危机。推翻幕府后日本的危机是民族危机,即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明治维新后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根据辩证法,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化险为夷,迎接挑战,化危险为机遇。如日本明治政府积极发展近代工业,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工业化强国。
36. 制度与体制:社会制度是根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后改变了部分政治制度即农奴制,但保留了沙皇专制。体制是表层的,如同为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是君主立宪,美国是三权分立。中国1954年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的是体制改革。
37. 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封建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扫除了障碍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但盲目自由竞争扩大生产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压制了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妨碍制度优越性发挥。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体制创新,政府干预指导经济,一定程度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列宁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以公有制为主、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8. 三国同盟:一战之前的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二战期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在《联合国家宣言》中被译作三国同盟。
39.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40. 理论变为现实: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由此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只是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不是实践。巴黎公社是实践但没成功。
41. 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列宁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直接联系但仍以国有(国家干预)经济为主;斯大林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典型特点就是高度集中(国家高度干预);中国新时期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但仍保持国家干预(宏观计划),政企分开。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增加计划性),但仍保持市场经济。
42. 工业化: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手工业变为机器大工业。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苏联通过第一、二两个五年计划,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工业化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探索,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43. 新:列宁新经济政策新在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罗斯福新政新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美国新经济新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新文化运动新在反对传统思想文化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民主革命。
44. 一体化与全球化:全球化是在经济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现象。世界经济全球化不能说成一体化。一体化是指原独立的国家加强联合逐步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成立欧共体和欧盟,属于政治经济一体化。
45. 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如慕尼黑阴谋是现象,慕尼黑会议是事件;冷战是现象,古巴导弹危机是事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历史中外历史易混易错概念练习题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历史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