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三

编辑:

2013-07-15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图片把同学们带进一个物质世界。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接着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花丛中闻到花香,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确定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观点,然后再展示出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和原子真实存在,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或原子构成。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提出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那是因为分子很小是否有质量和体积?请同学看一组数据。投影:一滴水,一滴水中含有67×1022个水分,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4kg,说明了什么,得出分子的第一个性质。

(2)分子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通过对实验观察,引发学生以疑导思以思求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解释一些熟悉的生活现象,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晾干,为什么走道花园会闻到花香等,盛放敞口容器中的水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得出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有间隔

学生家庭小实验:

①1体积绿豆与1体积黄豆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2体积?

②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

通过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进而得出分子间有间隔,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创设新的问题,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在学生认识到分子间有间隔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看一组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分子间的动画模型,得出结论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隔不一样。气态分子间隔最大,与此联想:物质为什么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更清楚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模型,提出问题思考:分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下,先来看两个变化,水蒸发,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变。水通电分解,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得出分子的定义。

(三)、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五、板书设计

1.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构成。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更多精彩推荐: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三 > 化学 > 初三化学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