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5-02
知识需要不断地积累,通过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威廉希尔app 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谋攻随堂练习含答案,欢迎阅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隙( )虞( )糜军( )百战不殆( )
2.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①不战而屈人之兵(兵: )
②不若则能避之(不若: )
③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擒: )
④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 )
3.课文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亡,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者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4.“凡用兵之法”的“法”字含义是 ,文中的理解应是 。
5.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①不战而屈人之兵(兵: )
②不若则能避之(不若: )
③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擒: )
④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 )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②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7.此文的作者是孙武,通过阅读你认为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0.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 鲁庄公:
答案
【预习作业】
1.⑴上等的用兵策略⑵禁得起⑶周到⑷参与,干涉⑸预料,事先谋划,做好准备。
2.⑴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⑵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⑶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课堂训练】
1.xì yú mí dài
2.①军队②不如,比不上③俘虏④失败
3.得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结论,全文起了揭示规律的作用,是画龙点睛之笔。
4. 方法;道理,策略
5.①军队②不如,比不上③俘虏④失败
6.⑴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⑵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
7.略
8.(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这是尽了你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消退了,第三次击鼓兵的士气就衰竭了。
9.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10.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的谋攻随堂练习含答案,大家感觉是不是很有用呢?更多资料尽在威廉希尔app 。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