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29
【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它,指代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寻向所志,遂迷:动词,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表时间。
问题探究
1、对于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我们怎么看待?
[解答]“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桃花源记》是怎样层层设疑的?
[解答] 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体验对话
师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想象中的桃源之“美”吗?
甲生:这里的桃林美,你看,夹岸数百步,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乙生: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田野里,牛羊在安闲地吃草,溪水在幽静地流淌,清风将柳树轻轻地摇摆……
丙生: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睡莲在池中舒展开宽大的荷叶,露头的莲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采花的蜜蜂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蜻蜓静静地停在荷叶边上……
[ 思维点拨]桃源之美,美在其虚幻,然而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却处处皆是,你可以打开你脑海中摄下的最美的风景图库,再联系文本的内容,通过想象运用通畅的语言描述下来即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想象非常丰富,描述也非常优美。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思维展示】此设题目的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培养辩证思维。注意讨论前要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前的社会状况,以及一点社会发展史常识。
【参考答案】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探讨与练习三: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标签:语文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