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编辑:

2015-01-15

(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14-18题(15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念无与少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           遂

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耳。

但          吾

15. 翻译画线的句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的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苏轼夜游的原因是什么?(2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寻张怀民的角度考虑,“怀民亦未寝”中“亦”字去掉与否,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变化?(2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白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试将其与文中画线句相比较,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异同:(4分)

(1)人物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

题目:渴望得到

参考答案

1. 颓、琐、钝、敏

2.略。 ⑹—⑼题任选两题;若全做,只改⑴~⑺题

3.依据场景、主题、人物身份酌情甲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句式与示例大致相似,从内容或语言角度进行欣赏,基本符合原诗的主旨和语言风格,语言精炼则可。(参考答案:我喜欢这首诗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它形象地反映了成功者经历的曲折和磨难,它表达了诗人对成功者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5.乙、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丙、繁茂交错,庄严肃穆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