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014

编辑:sx_yangk

2014-07-17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014 ,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一、积累及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3分)

哂(  )笑      jí(   ) 贯     莫zhōng(  )一是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                ,愁云惨淡万里凝。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沉舟侧畔千帆过,               。

注意:(7)(8)(9)三题中只要选做两题。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迟尺。

(8)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我们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

(9)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可以借助李白《行路难》中的“              ,           。

两首诗来鼓励我们的企业家。

3.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守:         (2)具:         (3)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昨天他妈妈叉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D.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江阴的空气更加清新。

B.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D.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检测哪些批次的奶粉含有三聚氰氨,杜绝中毒事件的不再发生。

6.请根据上联,拟出下联。(A、B任选一题)(2分)

A.上联:柳宗元游小石潭倍感凄凉    B.上联:建设家乡献计献策

下联:范仲淹                        下联:                     二、阅读与赏析(3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7—8题。(3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名句是                                  。(1分)

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2分)

。 (二)阅汝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9一12题。(8分)

于令仪赠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邻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及侄杰效,继登进士第,为曹南令族。

【注释】①市并:原指做买卖的地方,后用来称商人。  ②忭物:与人不合,触犯人。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乃邻舍之子也          ②何苦为盗耶

③夜负十千以归          ④卒为良民

10.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夜负十千以归”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俯身倾耳以请

C.策之不以其道          D.以其境过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014,祝您学习愉快!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