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6-14
[甲] ①“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②“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③“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乙]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部长:“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
评论家:“我认为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
部长又摇了摇头。
“我说的‘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再次摇头。
“确切地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还是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部长又摇了摇头说:“这衣服领子真难受。”
16、根据甲文内容答题:(5分)
①文中使故事情节发生转折的一个句子是“ ”2分
②文章中奥楚蔑洛夫脱军大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乙文内容答题:(5分)
①文中起线索作用的一个句子是“ ”2分
②课文《窗》的结局令人赞叹,本文可谓异曲同工,请简要谈谈乙文结尾的艺术效果。(3分)
18、上面两个文段所刻画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3分)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12分)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思想家培根认为:“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人在旅途,非但增长见识,而且由此也容易引发出人生的感慨。比方曹操步出夏门而作《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鹊楼而吟“欲穷千里目”;李白出荆门感叹“蜀道难”;杜甫登高展望“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会由此而变得开阔,生命会由此而变得充实,生活会由此而更加富有情趣和味道。走过北京环城大街,才会觉得自己居室前小路的狭窄;漫步上海外滩眺望,才会有现代文明扑面而来的感觉……人在旅途,接受了各种信息,这时才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读书的不足,从而激发强烈的读书愿望;才会感到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必须勤奋读书,奋起直追。
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求知途径,两者皆人生不可或缺。不读书去行路,那是盲人骑瞎马,不行路尽读书,就会成为井底之蛙。路行得多,书读得多,真才实学源出于此。
19、本文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 (3分)
20、首段陆放翁的话否定的是 ,强调的是 。
而培根的话的含义是 。(3分)
21、文章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 (4分)
22、阅读上面的文章,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请自拟一问,并给出答案。(2分,较有创意的题目可得奖励2分)
问题:
答案: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3—25题。(10分)
即使是从没到过扬州的人,他们的脑子里总会有一些关于扬州的唐诗宋词或八怪名句,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对扬州先入为主的心驰神往。而一提到扬州,能立刻令人想起的恐怕非瘦西湖莫属了。
无论是不是诗人,等到您荡漾于瘦西湖水面之上,等到您亲自置身于长堤春柳、二十四桥烟雨之中,等到您陶醉于琼花盛开游人欢笑之时,您就仿佛是在阅读一轴缓缓展开的水墨山水长卷。
在那瘦西湖边的长堤春柳之上,粉红的桃花一枝连一枝地开放,枝枝蓬蓬地一束连着一束,一片姹紫嫣红,把蓝空也映衬得粉莹莹、红晕晕的。此时此刻,画入人眼,人在画中。游客忽而登岸游息于台阁园林,忽而下船饱览这画外美景,脚步固然悠闲,眼睛却分外繁忙。“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两三个小时在飘飘欲仙的幻觉中度过。
扬州自古就有“月亮城”的美称。而观月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瘦西湖之中了。中秋之夜,当您在五亭桥观赏洞下秋水的月亮,在二十四桥吟诵古人咏月的篇章,你必会像诗人一样发出一声感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其实,皓皓明月,无私地普照九州,怎么会独宠扬州?那是因为在瘦西湖,多碧水,多杨柳,多芳树,多园林。水波清澄,柳烟迷蒙,芳林璀璨,楼阁精巧,如此典雅清丽的环境,自然是美月寻到最合适的舞台,将她的天资丽质一泻无余。而一旦离开衬托“映日荷花”的“接天莲叶”,二分明月也会黯然失色的。
在我看来瘦西湖就像是一幅艺术盆景画,又仿佛是一座城市山林。她是大自然的展览馆。瘦西湖,她不像避暑山庄皇家宫殿那样宏伟,也不像寺庙道观宗教名山那样出世,更没有北京的故宫长城那样游客如织的拥挤。瘦西湖的山水,虽非天造地设,但在这里,您可以尽情地游乐赏玩。
曾几何时,在梦里,一人独坐二十四桥边,仰望明月,猜想那月宫中美丽的嫦娥是否也在与我共享美景。
23、联系全文,文章中划线句子“您就仿佛是在阅读一轴缓缓展开的水墨山水长卷。”请问这幅水墨山水长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4、 “而一旦离开衬托‘映日荷花’的‘接天莲叶’,二分明月也会黯然失色的”一句中“映日荷花”具体指什么?(3分)
25、 请根据本文写两条扬州旅游宣传语。(4分)
(1)
(2)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60分)
语言学家黎锦熙说,他曾在湖南办报,时常请人抄写文稿,其中有三位青年。一位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抄,文稿中的错误也照抄不误;第二位是见到文稿中的问题总是主动润色修改,力求完美;第三位则与众不同,看到观点惹人反感的文稿就干脆不抄,更不屑于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这三位青年后来的前程大不一样。前者终身不过是个小职员,默默无闻;第二位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他就是田汉;第三位,则在历史上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此人就是毛泽东。黎锦熙感慨地说:三种不同的方法,竟然造就了三种迥异的人生路向。
请以“方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叙写自己的经历、见闻,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可以从学习方法、处世方法等入手;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600字左右;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 2014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标签: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