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练习题

编辑:sx_bij

2013-06-06

[编者按]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威廉希尔app 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练习题”,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练习题

先解释加黑字的意思,再解词。

1.油光可鉴──

2.抑扬顿挫──

3.模胡──

4.掌故──

5.匿名──

6.诘责──

7.凄然──

8.杳无消息──

适值──

答案:

1.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2.声音低和高。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3.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4.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5.隐藏。不具名或隐匿真名。

6.质问。质问并责备。

7.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8.远得不见踪影,毫无消息。

9.遇到。正好遇到。

课堂练习──理解句意

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义项: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A 介绍浙江缺少大白菜,北京缺少芦荟。

B 分析白菜在浙江、芦荟在北京受优待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

C 指出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是仙台没有第二个中国留学生。

D 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原因是“物以稀为贵”,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和隐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答案:D

课堂练习──理解句意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

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60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

答案:D

课堂练习──理解句意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A 每当想到藤野先生的严厉、严慎,就不得不努力写作。

B 每当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想起先生的希望与教诲,便从中得到鼓舞,英勇地去战斗。

C 每当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回忆起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不好意思不努力写作。

D 藤野先生的照片像一个先生临督着自己去努力写作,同“正人君子”之流斗争。

课堂练习──拼音

给下列各组形近字注音:

绯( ) 畸( )

俳( ) 倚( )

徘( ) 琦( )

驿( ) 诲( )

泽( ) 侮( )

绎( )

扒( ) 挟( )( )

扒( ) 侠( )

趴( ) 浃( )

答案:f5I j9

p2I y!

p2I q0

y@ hu@

z6 w(

y@

p2 ji1 xi6

b1 xi1

p1 ji1

课堂练习──拼音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教诲( ) 瞥见( ) 畸形( )

诘责( ) 解剖( ) 不逊( )

寓居( ) 芦荟( ) 杳无消息( )

陌生( ) 挟着( ) 匿名( )

答案:hu@ pi5 j9

ji6 p#u x)n

y) hu@ y3o

m^ xi6 n@

课堂练习──拼音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喝( )采 为( )难( ) 血( )管

倒( )霉 系( )住 深恶( )痛疾

食宿( ) 声调( ) 邮差( )

照相( ) 收藏( ) 烟尘斗( )乱

答案:h8 w6I n2n xu8

d4o j@ w)

s) di4o ch1i

xi4ng 2ng d%u

课堂练习──填表简答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填表: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2.什么事件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变化表现了鲁迅什么思想感情?

告别藤野先生后,鲁迅是如何怀念他的?

答案:

1.检查订正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要求严格、治学严谨

对我敢解剖尸体放心 热情诚恳,高度责任感

了解女人裹脚情况 治学严谨、求实

2.匿名事件和电影事件 弃医从文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1)装订讲义,作永久的纪念;

挂藤野先生照片;

(3)将怀念化为勇气和力量,和“正人君子”继续斗争。

课堂练习──修辞

分析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别讲讲它们的意思。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爱国青年──

答案:

1.反语。漂亮,这里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2.反语。这是讽刺的说法,指出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3.反语。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课堂练习──语法分析

判断下列句子的主干提取得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内打“√”。

1.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主干:照相挂在东墙上,书桌对面。( )

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主干:他是一个。( )

3.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主干:希望是为中国。( )

4.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主干:性格是伟大的。( )

5.这样的一直到现在,我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主干:我没有寄过信。( )

答案:2.√ 4.√

课堂练习──语法分析

选出下列句中的单句,用符号法分析成分。

1.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

2.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3.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

4.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

5.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6. 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7.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8.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

9.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个夏天。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答案:

1.[但……的],我‖[总……时]记起他。

3.[将……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

6.(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9.[学年……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

10.(这……担任)的功课是‖解……学。

课堂练习──语法分析

改正下列复句分层和层间关系的错误:

1.中国是弱国,│因果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并列分数在60分以上,‖条件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2.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转折然而好意难却,‖条件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并列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递进发表出来。

答案:

1.弱国‖因果低能儿│因果以上‖假设能力了。

2.相干‖转折却│因果住处了。

3.不平│因果无礼‖递进出来。

课堂练习──阅读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1.这段文字对藤野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2.这段文字对藤野先生的描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3.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4.中省略号的意义是( );冒号引号表示的意义是( )。

“缓慢”修饰声调的 ,“顿挫”修饰了声调的 。

答案:

1.外貌、动作、语言

2.正面描写

3.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博学、诚恳、负责的人。

4.话没说完;直接引用。

5.速度 节奏

课堂练习──阅读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②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③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1 ①句、③句中各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什么感情?

答案:

①句感激、怀念 ③句赞美、尊敬

课堂练习──副词运用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副词,说说它们对表达意思的作用。

1.东京无非是这样。

作用:

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作用:

3.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作用:

答案:

1.无非。揭示东京没有什么特别的,批判清国留学生崇洋媚外思想,表达作者的失望。

2.最 指出程度深,表达“我”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热爱。

3.终于 表现鲁迅为维护民族尊严而斗争的精神和对日本“爱国青年”的愤慨。

副词运用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开头就使人有失望情绪,乃是副词“也”、“无”所起的作用。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用表示反问语气的“何尝”和否定副 词“不”配搭,表示了愤慨的感情。

3.“实在标致极了”程度副词“实在”用在这里表肯定,加强了讽刺效果。

4.似“居然睡安稳了”,“居然”一词把作者战胜生活上的困难的精神表达出来了。

6.“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大概”表示测度、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词“罢”合用,更增加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7.“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大概”大大地减弱了肯定的语气。表示“留级学生”说的话本不可信,但在某一点上倒被印证了。

8.“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大概”表估计不一定确切。

副词恰当运用,使语气更加准确,并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