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5-21
⑵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 “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
⑶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⑷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⑸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⑹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
⑺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⑻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
⑼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 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
⑽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⑾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
⑿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家给人足、和平安乐的社会图景,通常称世外桃源)。
19. 阅读第⑵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4分)
20. (1)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2)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5)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3分)
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21. “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这一设计表达了陶渊明怎样的理想与情怀?(4分)
22. 有人说“隐逸”是消极遁世,是对人生的逃避。联系本文,说说你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5分)
第三部分:作文
我眼中的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人、事、物,如“母亲、考试、大海”等)。
2.文体不限,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
4.不少于600字。
海陵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八年级 语文试卷答案
1.贯 绰 腆 堕 2.C 3.B 4.略
5.(1)水浒传 智取生辰纲 晁盖 吴用 刘唐 公孙胜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白胜(写三个给全分) (2)吴用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答足智多谋或类似答案即给分)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六十六回 吴用智取大名府 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八十五回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答一个即给分)
标签: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