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能力测试题

编辑:

2013-05-21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写汉字。(2分)

2.在文中的“□”内填写恰当的成语。(2分)

3.文中“  ”上应填的语句为( )(2分)

A.要注意积累。 B.要注意运用。

C.要学会换位思考。 D.要学会筛选排除。

4.模仿文中画“”的句子,要求以“你获得了沙漏上面的欢乐”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话题相同,修辞和句式也相同 。(2分)

5.读了本文,你受到那些启示?(2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回答问题(共1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给加粗字注音(1分)

参差披拂 悄怆幽邃

2、指出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1分)

(1)全石以为底

(2)为坻,为屿、为山甚, ,为岩

3、解释下列各句“以”的意思。(3分)

(1)卷石底以出

(2)全石以为底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翻译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回答问题(3分)

①作者是如何描写表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这在描写中属于什么方法?(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原文中摘引有关语句概括发现小石潭的经过。(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对课文的理解,其中不当一项是( )(1分)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一种抑郁心情。

B.小石潭的特点是:水清、水曲、水寒。

C.文中写鱼,一可表现水的清,二可反衬作者的“神”凄。

D.全文是按作者的参观路线记叙的。

7.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分)

(三)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共13分)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