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编辑:

2013-08-08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一听)

在听读中注意字词读音、语句的停顿、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

师强调朗读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过家”中“要”要读“yāo”,不读“yào”。

②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要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有起伏;a.句与b、c句间停顿略久,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才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2、再听课文朗读

轻声跟读,会背诵的同学,合上课文跟读。

3、全班齐读课文(老师简单点评,从字音、停顿、感情三方面来讲)

更多精彩推荐: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二 > 语文 > 初二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