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案例1

编辑:haiyangcms

2013-07-23

一、背景

在中学语文古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昏昏欲睡。”跟组内老师交谈起来,大家的感觉是一致的。所以,古文的教学一直是我们很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教学古文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紧密结合历史知识,提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平台,我一直在琢磨,一定得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态,但一直苦于没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我想教师和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东西可能就是最恰当的突破口。今天我选择了《三峡》这一课来实验。《三峡》是初二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选文,地理学专著《水经注》中的名篇,这篇文章语言生动,而且三峡美景自古闻名,如今三峡工程、三峡旅游业都已成为热点。但是,学生没有去过三峡,理解想象起来较困难,所以我打算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再辅以古代写三峡的其它诗篇,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枯燥的文言文学习中体会美和认识美。

二、描述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学方法作了新的尝试,在之前的一节课上我宣布《三峡》这一课采用自学加老师点拨的学法,男女生分为两组进行自学对抗赛。然后将平时由老师来完成的环节进行分解。这一课要达成的目标是识记字词句,弄懂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写景的艺术,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意境美,进而饱览三峡的优美风光。

上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播放制作好的“江山如此多娇”的电影和音乐《六月船歌》的教学软件,同时教师朗诵这样一段文字:“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共同感受三峡的秀丽风光。”这样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山河之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兴趣。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的含义,为研读课文做准备,同时打出生字及读音,目的是既订正读音又加深记忆,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文,同时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这些完成后我宣布“男女生研究古文对抗赛现在开始。”一语落地,学生群情激越,纷纷举手要上台讲解头一天分配的问题。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抢答:

1、“沿溯阻绝”,“清荣峻茂”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2、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为什么江水暴涨航道深了,行船反而被迫停止?

更多精彩推荐: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二 > 语文 > 初二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