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

编辑:sx_zhangwl

2013-01-08

【编者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四首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又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咏荆轲》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原籍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画家。著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县),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荒秽( ) 草木长( ) 荷锄( )

燕然( ) 鸡豚( )  徙倚(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晨兴理荒秽:

(2)荷锄:

(3)长河落日圆:

(4)仍怜故乡水:

(5)徙倚湖山欲暮时: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4)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征蓬/出版塞,归雁/入/胡天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常识填空

5、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包含 、排律、 等几个部分。所谓近体诗,它是和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 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完成下面的填空

6、(1)《归园田居》以平淡自然的诗句描绘醇美的诗意,抒发了“

”的情怀。

(2)《使至塞上》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

的内心情感。

(3)《渡荆门送别》作者通过描绘了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深沉的乡情之叹,流露出了深深的 之情。

(4)《登岳阳楼(其一)》诗人通过写自己登楼观感,抒发了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 ,以及自己 的落寞情怀。

【合作研讨】

● 思路梳理

1、《归园田居》(其三)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使至塞上》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登岳阳楼(其一)》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 文本探究

2、“草盛豆苗稀”,说明诗人不善种田,这样写不影响他自己的形象吗?

3、《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6、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入”二字的表现力。

7、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最后两句?

8、如何理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中的诗人之悲?

● 拓展延伸

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荒秽( ) 无违( ) 候骑( )

叩门( ) 征 péng( ) jīng( )门  帘shēng( ) yān( )然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但使愿无违( )

(2)江入大荒流( )

(3)云生结海楼( )

(4)三年多难更凭危( )

3、填空:

⑴《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⑵《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⑶《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4)《登岳阳楼(其一)》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背诵诗文,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⑴ 《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壮观景色的名句是

⑵ 《归园田居》中写作者对田间劳动感到惬意,认为符合自己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渡荆门送别》中从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登岳阳楼(其一)》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题

背诵《渡荆门送别》,回答下列问题。

5、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

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诗四首

【预习导学】

1.huì zhǎng hè yān tún xí

2.(1)清除(2)扛(3)黄河(4)爱(5)徘徊

3.(1)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他的“愿”就是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上失去了自我,不要因为贪图物质的享乐而扭曲了自己的心灵。(2)这一联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落日的自然景观,而且融入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灵体验和真切感受,既把自己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又不完全给人以哀愁悲伤的感觉。这两句自然天成,浑融有味,意境雄奇,耐人寻味,历来被人称之为写景的名句。(3)连绵的群山随着广阔的原野的展现而消失,浩荡的长江流入莽莽平原奔向远方。写出了群山逐渐消失,长江由近而远的真切的动态。为人们描绘出了尺幅千里的雄伟画面。(4)“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4.A

5.律诗 绝句

6.(1)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2)幽微难言(3)思乡(4)无限忧愁 老大伤悲

【合作研讨】

1.《归园田居》写园田种植情况 写早晚耕耘劳作 写夕露沾湿我衣 写随己心愿生活。《使至塞上》写使者进入边塞。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描绘沙漠中典型景物“孤烟”、“落日”。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渡荆门送别》叙送别缘起。绘山势、流水、原野。写水中映月画与天边云霞图。抒深沉思乡之情。《登岳阳楼(其一)》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融情于景,借景抒怀。 道出心中的无限愤懑。 顾影自怜,感慨身世。

2.这不影响作者的形象,反而有助于突出诗人厌恶混浊官场,保持高尚节操的形象。

3.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4.作为堂堂唐朝的使者,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随风而去的蓬草,振翅北飞的归雁自比,实乃内心充满激愤与忧郁之情,与他政治上的失意有关。

5.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而写景之中也融入了浓情。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看出苍凉之意,而“征蓬”更给人枯寂之感。“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萧条落寞的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出了边塞壮美景色,也写出了作者置身塞外的深切感受。写景意境的雄浑,把作者壮阔的心情及粗犷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诗人乘船出荆门,看到眼前空旷辽阔、一马平川之景,用一个“随”字写出船行山渐远,群山与平原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状态与动感。而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后,则用一个“入”字写出江水流向远处,远处水天相接,好像水流进了碧空一般的壮丽之景。

7.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8.“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9.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堂检测】

1. huì wéi jì kòu 蓬 荆 旌 燕

2. (1)只要(2)广阔无际的原野(3)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4)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3.⑴ 归隐山林 ⑵ 王维 孟浩然 山水田园 ⑶ 浪漫 李白 诗仙 ⑷宋 陈与义

4.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⑵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5.地点 目的

6. 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威廉希尔app 初二语文教案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