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wl
2012-12-26
【编者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8、短文两篇(总第17课时)
巴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
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
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
种别样的心情
2、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3)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4)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A.旸谷( ) 浸润( )
B.皓月( ) 姮娥( )
C.一撮灰( ) 露台( )
D.瞬间( ) 夸父( )
2、介绍作者情况及。
(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_,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选自散文集_________。
(2)时代背景。
探究质疑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回答。
1、在《日》中,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2、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3、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4、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5、“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四、课堂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 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
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表现了作者对 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 的一面,作者赞颂 ,“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