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联之悟

编辑:sx_zhangwl

2012-12-26

【编者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读联之悟

三维目标

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 本知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的精练的审美价值

一、导入新课

我国现化文学家郭沫若在儿时曾与同伴一起到寺庙里偷桃子吃。和尚找到了私塾的先生,向他告了状,于是先生就在孩子中查问究竟是谁偷吃了桃子 ,而所有的孩子都不承认自己偷吃了桃子。先生一气之下,动手写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用以挖苦偷桃的孩子,并说,谁要是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

郭沫若看了看,只见纸上写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笑了一笑,回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古人把攀桂步蟾宫用以比喻考中状元,形容大有作为。郭沫若在他对的下联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未来的前途都充满了自信,因此,他不无诙谐地回答先生:“昨日偷桃吃有我,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也有我。

二、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握作者对于对联的感情。

作者对对联充满 了喜 爱之情。

①直接表达―――文末“我对联,爱之深深”

②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对联由衷的赞美和欣赏。

如第一段“幸好,找到了”,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欣喜,与文章开头的两个“越来越”连系起来,自然让人体会到作者由此所获得的满足和愉悦。

又如,第八段的一个问 句“我是哪一种呢?”一个感叹“千万当心别被人划入半瓶和半罐子哪一类去!”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完全融进对联所引入的思考,是一种更加深沉的爱。

2.学习主体部分:

①背诵八幅对联②感悟对联之美③交流对联之美

先从内容上品味

⑴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本联谈读书,具体谈的是读和悟的关系,告诉我们要中“悟” 。

⑵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本联谈读书,告诉我们要善疑,不遗余 力地去“思”。

⑶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本联谈写作,说的是写作的态度。强调要“冷”,即沉得下心来,坐得住,不浮躁,不急躁。“浮躁”是只停留在浅层次,只求做表面文章;“急躁”是耐不住 寂寞,急功近利,两者都不可取,,都不是“冷”,而是“躁”。上下联 是从不同角度说的。前者是要求,是应该,是条件;后者是准则,是力戒,是结果。也只有做到了宁坐三 年冷板凳的心境和写作态度,才会“不写一字空”。

⑷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本联谈写作技巧,写文章应该简洁明了,还应该标新立异,追求创新。

⑸ 何物媚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二月杏花八月桂”――可媚,风光宜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可贵,精神可佳。 这副对联是教人珍惜时光,及时 奋发。

⑹实磨无声空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本联谈做人,做人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⑺百岁以前休叹老/七情之内本无愁。 本联谈的是养生之道―――乐观开朗就能长寿。

⑻笔墨漫教忙里错/声名只怕老来低.

再从形式上品味对联之美 。“这窄窄的田垄上,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穗来”,可以结合这句话来品味。

3.归纳对联的特点:言少意丰、词雅句丽,音谐旨远,具有文学意趣和审美价值

“这窄窄的田垄上,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穗来”补充

①内容相对。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关,而你能够脱节,各唱歌的调,彼此风马牛不相及。

正对,就是并列的事物相对。 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反对,就是相反的事物相互映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词性相对。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孙行者―――祖冲之

③结构相似。上联有什么结构格式,下联也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格式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④平 仄相对。上联用平声的 地方,下联就用仄声。

现代汉语中,一生、二声是平声,三生、四声是仄声。

古代汉语中一声是平声,二三四生都是仄声。

⑤字数相等。 中华 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4.实战练习 天――地 青山――绿水 孙行者―――祖冲之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威廉希尔app 初二语文教案栏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