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lz
2015-09-16
新学期既是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调整期,也是补缺补差的"挽救期"和巩固提高的"非常时期"。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D 解析: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 ,故A选项错误;冰箱保鲜室中的温度在 左右,所以放在其中的矿泉水的温度也为 左右,故B选项错误;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 ,故C选项错误;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故D选项正确。
2. A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判断本实验是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3. D 解析: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但读数方法错误。D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读数方法也正确。
4. D 解析:由题图可知此时这支体温计的示数是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自动下降回到玻璃泡内,所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如果这个人的实际体温低于 ,读数停留在 ,示数仍然是 ;如果这个人的实际体温高于 ,体温计液柱上升,读数会高于 ,所以测量结果可能是D。
5. 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C图像中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线段,所以A、C图像分别是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B图像表示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D图像表示物质不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沥青是非晶体,因此B图像符合沥青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的过程。
6. A 解析:冰雪消融,是冰雪熔化成水的过程,该过程是吸热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露珠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是放热的,故B、C选项不符合题意;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该过程是放热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7. B 解析:用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8. C 解析:冰熔化时要从病人身体上吸收热量,从而可以降低病人的体温,故A选项正确;手上的水在遇到温度较高的包子时会发生汽化,而水在汽化时要吸收热量,使拿包子时不会太烫,故B选项正确;水银的凝固点较高,为-39 ℃,而寒冷地区的气温往往要低于-39 ℃,若使用水银温度计会因温度计内的水银发生凝固而无法测量气温,故C选项错误;在舞台上喷洒干冰时,干冰要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D选项正确。
9. A 解析: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选项A正确。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选项B错误。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选项C错误。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选项D错误。
10. D 解析:寒冷的冬季,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选项D正确。
11. C 解析: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选项A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选项B错误;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选项C正确;积雪吸热熔化成水,选项D错误。
12. B 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结冰时放热,能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B选项符合题意;夏天,洒在地面的水容易汽化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夏天,饮料中加冰块的目的是冰块熔化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降低,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 摄氏温度 摄氏度 ℃ -4 37.3 解析: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的是摄氏温度的意思,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甲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是 以下的温度,分度值是 水银柱在 以下4小格处(视线和水银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为 。温度计乙分度值是 ,水银柱在 以上3小格处,读数为 。
14. 液化 外侧 内侧 解析: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侧;冬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侧。
15. 吸热 不变 解析: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6. 正在 液化 解析:水在沸腾前,由于烧杯下方水温高,气体热胀冷缩,所以水中下方的气泡较大,越向上气泡体积越小;在水沸腾后,烧杯中水温上下都相同,这时,在下方气泡受水的压强大,体积小,越向上受到水的压强越小,体积越大,所以从烧杯中水的气泡大小变化可以断定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7. 表面积 吸收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狗伸长舌头可增大舌头上唾液的表面积,快速喘气可加快唾液表面空气流速,从而加快唾液的蒸发,由于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
18. 放热 液化
19. 凝华 放出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 的易拉罐时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易拉罐的底部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霜,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20. 汽化 吸热 解析:制冷剂是一种易汽化和液化的物质,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制冷剂需要从待制冷的物体中吸收热量,才能达到制冷的效果,所以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21. 凝华 放出 凝固 解析: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冷冻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为霜附着在冰箱侧壁上,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放出热量。用湿抹布去擦时,抹布上的水遇到冰冷的冰箱冷冻室侧壁,发生了凝固现象,抹布会冻结在冷冻室的侧壁上。
22. 当喷洒一会儿后,瓶内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在喷出时汽化,汽化要吸热,致使瓶子内温度下降,因而觉得变凉了。
23. 小冬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不论大火还是小火,只要能保持水沸腾,水的温度都相同且不变,而且小火烧还能节约能源。
24. (1)48 固、液共存状态 (2)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解析:(1)从小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分钟到第7分钟海波的温度保持在 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说明海波是晶体,此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或增大海波的质量或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25.(1) (2)如图1所示 (3)99 停止加热 (4)①
解析: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所以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中正确的是B;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起来,即可得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99 ℃不变,所以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9 ℃,要想验证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然后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若水停止沸腾,则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并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得到可靠的结论。
26. 补充器材:大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
向大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利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至烧杯中的水沸腾,对固态碘进行水浴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碘蒸气,而并未出现液态碘。
因为常温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低于固态碘熔点,所以碘在加热过程中不会熔化,由此可证明紫色碘蒸气是从固态直接变化而来。
解析:为了避免固态碘发生熔化现象,必须控制碘的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0 ℃),可以仿照课本晶体熔化实验中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低于常压下碘的熔点,即可避免固态碘熔化为液态、再由液态碘汽化为碘蒸气。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物理试卷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