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bij
2013-06-25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作用;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4、会分析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1、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2、 定滑轮、动滑轮的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滑轮,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忆
1、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滑轮,说出它的主要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观察比较并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入相应的表中。
滑轮 物重G/N 拉力F/N F和G的关系 物体上升高度h/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S和h的关系 拉力的方向与钩码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以桌面为参照物,滑轮是否运动
对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
第一个滑轮_____移动,是 滑轮,它不能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
第二个滑轮_____移动,是 滑轮,它能省______,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
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可以看出定滑轮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所以使用定滑轮______省力。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作变形的杠杆。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因此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
三、讨论:
如右图,已知物重为30N,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移动了0.5m,则拉力F=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m。
四、达标练习
1. 如图1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牛,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 N, FB= N。
2.右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右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重力为10000N,汽车所受阻力为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4、如图所示的是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的三种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别以F1、F2、F3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1最小 B.拉力F2最小
C.拉力F3最小 D.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
四、巩固提高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2、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物体重20N,忽略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是( )
A 10N B 20N C 30N D 40N
5、如右图所示,当F=100N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
A. 100N B. 200N C. 50N D. 150N
6、如图,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都是60N,则:(1)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各处摩擦,拉力F甲、F乙分别是多少?(2)如果物体被提升了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甲、S乙分别是多少?
12-2 滑轮(2)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组的作用,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2、会解决关于滑轮组的简单问题;3、学会组装滑轮组;4、会判断绳子段数,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1、滑轮组的特点;2、绳子段数的确定。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滑轮组,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3、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1、把_________和_________组合起来,即可构成滑轮组。
2、实验探究:滑轮组
实验图 钩码自重G/N 弹簧测力计拉力F/N F和G的关系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拉力通过的距离s/m s和h的关系 两个关系的共同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
(1)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
(2)两个图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完全相同,同一图中两个关系有共同点,不同图中两个关系的共同点却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滑轮组的绕法________。我们可以用绳子段数(n)来表示。确定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承担重物总重的绳子段数(包括连在物体上和动滑轮及动滑轮轴上的绳子)。注意:把动滑轮和物体连在一起的绳子不计入绳子段数,它的作用仅仅是把动滑轮和物体系为一个整体。
使用滑轮组时,若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 ;拉力(或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 。
三、试一试:
组装滑轮组,要求:(1)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绕线。(2)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四、例题:
1、如图所示,滑轮组下端吊一重物,物重为120N,若不计滑轮重、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为______N.
2、如图所示,A的重力是40N,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重均不计,在滑轮组静止时,三个弹簧力计a、b、c的读数分别为______N、______N、______N。
3、如果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下列各图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已知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为1000N)
F1=______N; F2=______N; F3=______N; F4=______N。
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陷入泥坑,现用一滑轮组把它拉出来,请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五、我能行:
1、用一个重为20N的定滑轮匀速提起100N的物体,拉力为______N;用一个重为20N的动滑轮匀速提起100N的物体,拉力为_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
2、如图所示,图1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是______段,若物重200N,动滑轮总重40N,在拉力F1作用下使重物匀速上升了0.5米,则F1=______N,拉力通过的距离是______m。在图2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是______段,若物重200N,动滑轮重40N,在拉力F2作用下使重物匀速上升了0.5米,则F2=______N,拉力通过的距离是______m。
3、如图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F丙=50N。则:
(1)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各处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__N;G乙=_______N;G丙=______N。
(2)若每个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及各处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_N;G乙=______N;G丙=_____N。
(3)当物体被提升2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甲=______m;S乙=______m;S丙=______m。
4、如图所示,滑轮组的下面挂一重1500N的木箱A ,当拉力F增大到300N时,木箱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
A.300N B.600N C.900N D.1500N
5、如右图所示,物体A重100N,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5m,拉力F为20N。不计绳重、轮重和滑轮组内的摩擦,物体A和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
6、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______ N,F2=______ N,F3=______ N。
7、如右图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和各处摩擦,比较四个物体重力,最大的是( )
A.G1 B.G2 C.G3 D.G4
8、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的人用力向下拉绳,提起重为1000N的物体.问:(1)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组自重,所用拉力F是多大?(2)若实际所用拉力F为300N,则动滑轮总重是多少?(3)当物体升高0.1m时,绳子的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9、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05m/s的速度向右运动,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等于6N,(滑轮组自重及绳子和轮之间的摩擦不计)。求:(1)作用在绳子端的拉力F;(2)绳子自由端在10s内通过的距离。
标签:初二物理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