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

编辑:

2012-08-10

1.平面镜成像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课本第46页第5题

四、知识小结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P45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第四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德育目标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三、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在黑板上画出光从空气折射入水的图像,并讲解: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法线)

(二)光的折射规律

①演示实验(光学演示箱)

②归纳总结

注意: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1.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

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

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

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

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

2.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小石头,加上水又会看得见.

四、知识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P4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五节“看不见的光”.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

②硬币升高.

第五节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三棱镜、白纸、太阳光

教学过程:

(一)光的色散

1、演示实验

2、学生自学第51页图文,回答

①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②光的色散说明了 。

③布置学生回去做“想想做做”

(二)色光的混合

1、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2、自学分析总结得:

(1)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三)物体的颜色

1、自学第52页图文回答:

①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四)、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内容]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蓝.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是否相同呢?

[过程](1)色光的混合

①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纸板上的颜色.

②改变两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当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观察纸板上颜色的变化.

③照①②的方法可实现绿蓝、红绿两种色光的混合.

④填写下表

色光的混合

(2)颜料的混合

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

②二者的比例不同时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

③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

④填写下表

颜料的混合

[结果]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

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

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而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

知识小结

作业布置:1、

2、

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

2.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 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教学用具: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二、引入新课

红外线的发现故事

三、新课教学

(一)红外线

1、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外线遥控.

(二)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

四、知识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P53①②③.

3.复习本章内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