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5课时)

编辑:haiyangcms

2013-06-29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1.掌握“斜边、直角边”条件的内容.

 

2.初步运用“斜边、直角边”条件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数学思考

使学生经历作图,比较证明等探究过程,提高分析、作图、归纳、表达、逻辑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会运用“斜边、直角边”条件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情感态度

通过探究与交流,解决一些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重点

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难点

熟练选择判定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

 

(1)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为了美观,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怎么办呢?

 

(2)如果他带的测量工具只是一把卷尺时呢?

 

(3)工作人员是这样做的,他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他的结论吗?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得到不同的方法,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然后对工作人员提出的方法进行探究.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找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情况;

 

(3)学生是否会观察图形,找出三角形全等的模型;

 

(4)学生是否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创设实际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明确探究方向,引入课题.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2

 

问题

 

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 再画一个Rt△A?B?C?,使

 

∠C?=90°,B?C?=BC,A?B?=AB(即使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1)你能画出满足条件的Rt△A?B?C?吗?应该怎样画?

 

(2)把画好的Rt△A?B?C?剪下,放到Rt△ABC上.他们全等吗?

 

.

教师先提问,明确探究任务,指导学生进行画图探究,获取“HL”的条件.

 

学生画图,再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正确的画法.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在与同伴交流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2)学生能否根据探究中发现的规律概括出结论“HL”;

 

(3)在阐述结论时,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

以学生画图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注重“HL”条件的发生过程,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从实践中获取“HL”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概括规律的能力.

 

 

活动3

 

问题

 

(1)工作人员是这样做的,他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他的结论吗?

 

 

(2)你能把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列举出来吗?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运用所学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问题2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

 

SSS  SAS  ASA  AAS   HL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HL”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是否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五种方法;

 

(3)学生是否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加强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4

 

如图:AC⊥BC,BD⊥AD,AC=BD.(1)求证:BC=AD.

 

 

(2)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全等三角形吗?

 

(3)你可以得到哪些线段相等?

 

练习题:如图,C是路段AB的中点,两人从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DA ⊥AB,EB ⊥AB,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以及证明线段相等还需要的条件.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分析、讨论、相互交流,教师板书过程.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HL”条件的理解程度;

 

(2)学生能否发现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

 

学生独立分析,写出过程,全班交流;

 

在练习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HL”条件的熟练程度;

 

(2)学生在证明过程的书写是否规范.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HL”条件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读图能力。会从问题中的条件出发,获得运用“HL”条件所需要的条件,规范的书写证明过程.

活动5

 

小结

 

(1)从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何收获?

 

作业

 

(1)教科书第103页习题13.2第6题,第7题.

学生自我小结、谈感受、教师点评.

 

学生独立思考,把第1题,第2题做在作业本上,教师检查、批改.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通过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学会反思、发现问题,并试着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