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4-09
第14课时
第六章 呼吸
第一节 肺的通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肺的通气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会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本课的难点是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三大类有机物的分解,都需要氧的参与。人体细胞如何得到氧,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问题。
请全体学生像游泳时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教师读秒,请学生自己记时。练习三次,看全班憋气时间最长的同学可以多长时间不喘气。
人体维持正常生活需要进食,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下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同样,人体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呼吸,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都会窒息甚至身亡。可见,呼吸对人体有多么重要。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体内,并将体内气体呼出,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因此,我们先来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
对照书上P.55呼吸系统模式图,自学呼吸系统的组成,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对照书上P.56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自学肺的结构。
讨论:
1.组成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具有什么功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谈谈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2.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气体与身体外界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3.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为什么?
请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请学生将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讨论:
什么是肺的通气,什么是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人在平静呼吸时,吸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肋间外肌、隔肌等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内容积增大,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反之,呼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舒张,引起胸廓缩小,胸腔内容积减小,导致肺回缩,于是肺内气压上升,肺泡内的气体呼出体外。
小结: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肺的通气。
依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对呼吸骤停的病人,在急救时常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一样。 什么是呼吸频率?
为了测定人体的呼吸功能的强弱,常用肺活量和胸围差作测量指标。
教师当堂作演示用胸围差来测定肺活量。
在活动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肺活量,什么是胸围差?它们为什么能反映肺的呼吸功能的强弱?
提倡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肺活量。
小结:
作业:
第15课时
第六章呼吸
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知道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
知道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能力目标
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重难点分析
体内气体的交换是本节课的重点;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观察图-42,想一想,呼出的气体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是多了还是少了?其原因是什么?
小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吸入气体 79% 20.96% 0.04%
呼出气体 79.5% 16.4% 4.1%
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以前少了,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比以前多了。
吸入的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最多;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含量还是最多,氧气含量第二,另外还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观察实验十三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对比并思考:甲、乙两试管中的石灰水的不同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全身处的组织细胞呼吸氧气后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毛细血管处进入血液,由全身静脉将这种缺少氧气的血液注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当右心室收缩时,血液被送入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处,在肺部毛细血管处再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小结: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如下:
组织 肺泡
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全身毛 全身各级 上下腔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
细血管 静脉 静脉 细血管
全身各级动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二、呼吸的意义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的氧可将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地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同时,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呼吸功能发生障碍,将导致细胞缺氧和二氧化碳的积聚,影响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进而危及人的生命。
三、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自学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煤气中毒?该气体有什么特性?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2.为什么煤气中毒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呢?
3. 冬天怎样才能预防煤气中毒呢?
小结
作业
第16课时
第六章呼吸
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了解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加强,特别是了解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懂得如何抢救煤气中毒者、溺水者。
3.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要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了解吸毒误国、害民。坑家庭、毁自己,下决心永远不沾毒品。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卫生习惯和认识吸烟、吸毒的危害。
教学过程设计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答案中推理,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呼吸。呼吸必须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我们应该知道怎样搞好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由此引入新课。
阅读本节课文。
(1)概括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
2.要讲究呼吸卫生
(1)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要用鼻呼吸;
(3)不要随地吐痰;
3.知道吸烟和吸毒的危害,力争做到不吸烟、不
吸毒
(2)考虑思考题。
教师将思考题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
1.为什么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
2.讲究呼吸卫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我们能够做到哪些、哪些我们暂时做不到,但应力争做到?
3.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4.我国为什么明文规定“严禁吸毒”?
总结:
作业
第17课时
第七章 排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理解排泄的概念,
3.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学生保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2.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回忆呼吸的全过程。
设疑: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
解疑:原来,人体通过消化、吸收得到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被利用。其中,有机物的分解通常需要氧的参与。有机物分解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
引出本章课题:有机物的分解还产生水、尿素等其他废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课题——排泄。
2.比较排泄与排便
3.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或挂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组成。提醒学生想着自己身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的功能。
4.通过观察与实验活动,认识肾脏的结构:
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认识与肾脏相通的管道,肾门处的血管与输尿管;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
进而由学生小结肾脏的结构。
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尿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5.安排自学与讨论活动,学习尿的形成。
读书与思考。
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滤过和重吸收。两个阶段中被滤过和被重吸收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相适应?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看下表,思考: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尿与终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终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表
成分 血浆(g%) 原尿(g%) 终尿(g%)
水 90-93 99 95-97
蛋白质 7-9 (微量) -
葡萄糖 0.1 0.1 -
尿素 0.03 0.03 2
尿酸 0.002 0.002 0.05
肌酐 0.001 0.001 0.15
氯化物 0.37 0.37 0.6
钠 0.32 0.32 0.35
钾 0.02 0.02 0.15
氨 0.0001 0.0001 0.14
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教师点评。
6.以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学习尿的排出。
参看泌尿系统模式图,了解尿的排出路径。
通过讨论,了解排尿的意义。
7.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学习的目的重在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结:请学生概括尿的形成过程和尿的排出。第18课时
标签:初二生物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