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推荐初二年级历史同步提升练习同步岳麓版

编辑:sx_yangk

2014-04-07

2014年推荐初二年级历史同步提升练习同步岳麓版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共同繁荣 ④民族迁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故应选择B项。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没有民族迁移这一政策故④错误。 答案:B 2.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思路解析:基本国策就是一个国家和政党治国和建设的基本准则,是政策体系中的最高层次。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这个《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故应选择C项。 答案: C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要求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①②是历史原因,③是现实状况,而④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因此选项中凡有④的均不对。 答案:A 4.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思路解析:通过A、B两项废除了压迫和剥削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项是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D项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目的。所以选择C项。 答案:C 5.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 ①进民族团结 ②各民族共同发展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 ④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西部地区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 思路解析:分析发现A、B两项是相互矛盾的两项,“统一”就应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之下,“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说明不是“统一”。而事实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7.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①②的表述符合题意。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③的表述符合题意。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④的表述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侵害的部分。 材料二:56个民族的代表、委员共同参政议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点。在本届“两会”上,55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大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政协委员262名,占11.71%。各民族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为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上述规定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思路解析:从关键字如“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多党合作”“各民族代表”等来分析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相关推荐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