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wl
2012-12-05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历史试题: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10-1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终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10-1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终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某校八年级(1)班举行一次加强纪律教育的主题班会,黄敏同学演讲中提到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如生命的英雄功臣。这位功臣最有可能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罗盛教
3.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
4.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一五”计划
C.开展“三大改造” D.发动“大跃进”运动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7.2009年9月,邓稼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被誉为中国的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党的好干部”
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9.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大跃进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0.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前者结束了旧同时代后者否定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2.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扩大企业生产白主权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设立经济特区
13.1980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家乡一向关心他的中学老师写信,介绍他打工的城市。信中说:“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我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里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14.下列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奋斗历程,其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拨乱反正
B.港澳同归
C.南方讲话
D.高举旗帜
15.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16.1972年,周恩来总理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这次握手最直接的成果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C.中美“乒乓外交”开始启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7.观察右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海峡两岸经济交流的加强
18.“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
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C.“神舟五号”飞船 D.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
19.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科技的发展开始实施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0.2004年,苏州高新区高标准通过江苏省“双高普九”督导评估,与此相关的我国法律是
A.《民法通则》 B.《863计划纲要》 C.《义务教育法》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3.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建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24.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5.2009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951年, ▲ 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 ▲ 政策,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
28.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1987年,中共十二大阐明了 ▲ 理论。
29.1953年,我国提出的 ▲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年,我国在上海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四、材料解析与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教版八下教材
材料三:“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保障制度。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1分)
(3)材料三反映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新的体制?(1分)这一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1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2分)
(2)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材料一中提出了哪些主张?(2分)
(3)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材料二: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国研究机构康伦公司在《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已无可挽回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处于相对衰弱之中。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请回答:
(1)如果你要向同学介绍“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你可以选择材料一中的 ▲ 和 ▲ 。(填写图片序号即可)(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要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的原因。(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分)
标签:历史试卷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