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难忘九一八课件

编辑:sx_zhangwl

2017-11-14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初二历史难忘九一八课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难忘九一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7

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3)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4)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 ... ...

探究二: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进而占领中国东北。

... ... ...

问题1:

为什么东北在短短的四个月就沦陷了?

问题2:

蒋介石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攘外必先安内

... ... ...

勿忘国耻,我们能做什么?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团结。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自强。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 ... ...

思考:

在内战过程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共产党该不该杀蒋介石?请说明理由?

蒋介石迫害许多共产党,应该杀掉他。

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

分组讨论: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及其背后支持的国家会怎样应对?请说明理由?反应:高兴?还是悲伤?行为:暴力处理(杀蒋)?还是和平解决(救蒋)?

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亲日派

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美英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亲英美派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 ... ...

课堂巩固:练一练

一、判断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4、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去西安调停。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选择题

1、(2014·天津市)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2014·广西桂林)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该材料评价的是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3、(2014·浙江湖州)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4·四川达州)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 ... ...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回答:

(1)材料一是出现在哪一重大事件前后?

(2)材料一的态度如何?

(3)此态度造成了怎样严重的恶果?

点击下载:

2-160G9133034.rar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