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4-10
一是工业化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恢复和展开,党中央敏锐地觉察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矛盾。一方面,实现工业化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而且“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同时工业品市场的形成又有赖于农业内部积累的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在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开始回升,但我国农业滞后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这种状况突出地表现为: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积极的办法只能是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而发展生产,解决粮食及国计民生的大计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必须发展互助合作”。因此,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全过程中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如果不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相适应,则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孤立地完成,势必遇到极大的困难。”
二是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的需要。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党中央对农村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和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极为关注,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毛泽东告诫说:“现在农民卖地,这不好。法律不禁止,但我们要做工作,阻止农民卖地。办法就是合作社。互助组还不能阻止农民卖地,要合作社,要大合作社才行。大合作社也可使得农民不必出租土地了,一、二百户的大合作社带几户鳏寡孤独,问题就解决了。”“只有在农业彻底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逐步地巩固起来,才能够彻底地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系,才能够彻底地把资产阶级孤立起来,才便于彻底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因此说,在50年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系统工程启动的中心环节,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总体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需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过程。
[板书]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教师讲解]1951年9月,毛泽东倡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会后起草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认为农民中存在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草案出台后,毛泽东提议向熟悉农民生活的作家们征求意见。著名作家赵树理也接到了一份文件。之后,他来到了太行山区的这个小山村。
[投影显示]
赵树理的真正来意是要了解农民对互助合作的看法。经过调查,赵树理认为,农民没有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只有个体生产的积极性。这个意见很快传到了毛泽东那里,他说赵树理的意见很好。随后,中共中央修改了决议,指出,农民在土改后有个体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积极性。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既要积极发展,又要稳步前进。到1952年底,农民自愿组织了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社。
山西省平顺县川底村村民常双虎在被记者问及当年是否愿意入社时说:“我愿意。我倒不怕,我倒是也有牛羊,3个牲口,有30多头羊,还有树木,种了18亩地,但是我愿意入,因为我跟上这个党,沾了光了,因为集体起来,比较富裕。”
这一时期成立的初级社,大多在生产上有所发展。川底村的粮食亩产就从解放前的105公斤,增长到了1953年的260公斤。那年冬天,中国农民又听到了一个消息。1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认为农业个体经济和工业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此,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农民所能接受的方法,促进他们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农村进入到大办初级社的阶段。这时,赵树理也开始支持合作化运动。他以川底村为原形,写成了他的小说《三里湾》,后来还被改编为电影。
到1955年春,全国出现了67万个初级社。
在这场合作化运动中,燕山山脉的这个村落里传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王国藩的普通农民。
1952年,王国藩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了一个初级社。办社之初,他们只能靠农闲的时候上山砍柴,换来一些简单的农具。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因此人们把他们叫做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但是正是靠着这三条驴腿,这个穷棒子社在第二年就发展到了83户,粮食亩产从120多斤增长到了300多斤。王国藩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
1955年,毛泽东为了推进合作化运动,亲自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在书中写道:“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到1956年底,全国已有96.3%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化运动顺利完成。
[教师小结]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互助合作的途径,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占87.8%。此外,在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约有90%的农户和85%的牧户加入了合作社。至此,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一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把土改后农民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到合作化运动中来,防止了两极分化。
二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三是逐步过渡。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这样就使农民比较自然地适应集体生产方式,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突然变化而引起生产力的不适应。
四是实行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经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
[教师引导]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面我把这方面的内容简单地介绍一下。
[板书]3.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教师讲解]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合作化,在总路线提出以后,原来也是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形式是由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猛烈发展,也影响了手工业的合作化速度。1955年底提出要求: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化。实际上,由于改变了过去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采取手工业企业一起合作化的办法,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这里我们以四川为例来说明:
从1950年起,四川个体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1年到1952年,成都、重庆、泸州等城市,通过典型示范,在铁、竹、木行业试办了17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1953年开始,各地本着自愿、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兴办手工业合作组织。到1954年底,全省手工业合作社发展到3000多个,职工6万余人。1955年成立了各级手工业合作社,建立了各级手工业管理局(科),加强管理,进行巩固和提高的工作。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出现的同时,掀起了手工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全省95%以上的城镇个体手工业者都加入了按行业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1957年,手工业合作社已达1.2万多个,有职工40万人。当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倍多。
[教师引导]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造到了1954年,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怎样进行的呢?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二、公私合营
标签:初二历史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