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编辑:

2013-04-09

A.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缺陷: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了后来。)

【巩固小结】

1、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9页选择题:应选A。

3、提醒学生预习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预习提纲】

背景:民主、自由等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领导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 主要阵地:《新青年》

文 运动前期 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化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和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运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动 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运动后期 代表人物: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主要活动: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

评价: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课堂小检测】

一、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________年, _________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的逆流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_______和________。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