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1970-01-01
学分与申请之间没啥联系
误区4 拿到名校的夏校学分就更易被名校录取?
“名校和名校里的夏校不是一回事。”Raymond Ravaglia直截了当地表示,不少家长认为,若孩子能在名校夏校课程中表现优异,那证明孩子具有和这所名校学生一样的竞争力,任何一所学校都想要录取他。但实际情况却是,“给夏校上课的老师多是研究生和短期的访问学者。大学生们都已放假离开学校,而正式的教授们则忙着搞自己的科研课题。对大学招生官而言,学生在夏校的表现并不能展示出其学术竞争力。”
在哥伦比亚大学官网公布的暑期项目说明中,对于“参加这个项目是否有助于我进入哥大”的提问是这样回答的:“就像其他任何一项课外活动,参加该项目有助于向别人展示你是一位有意思的申请者。此外,在完成项目后,指导老师写的评估意见也可以作为学院的推荐。”
在林杰看来,拿学分对学生而言意义不大。“如果家长的目的只是想让孩子提前修学分,那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学习也完全可以实现。对大学招生官而言,学生参加大学的暑期课程只能证明学生在某些方面有兴趣,在目前名校申请白热化的现实情况下,花大价钱上顶级名校的暑期项目对申请这些顶级名校而言没什么帮助。”他说。
■ 案例
夏校收获别太功利
远方说,相比而言,那些要求高、录取竞争激烈、收费低甚至是免费的科研型暑期项目(夏令营)才有可能对申请大学有帮助。
远方以自己女儿的经历为例。当年就读十年级的女儿参加爱荷华大学办的Secondary StudentTraining Program (SSTP)这个暑期项目,最初只是想有所体验,希望做出的project能有助于下一学年的科学竞赛,还能顺便拿到两个大学的学分,没想到她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个性成长上都有进步。
女儿通过跟着一位教授兼儿科医生在实验室作基因方面的研究,不仅学会负责任地去做事,也意识到科研不是件容易的事,并且在项目结束后依旧与教授保持了联系。在决定未来学业发展方向时,教授不仅给了女儿专业的指导,甚至还在女儿申请其他项目时爽快地为她写了推荐信。而与之相对的是,这个项目中也有些学生不喜欢实验内容,到了实验室抽空就打游戏,自然也不会在项目中有所收获。
即使同一个暑期项目,不同的学生收获大小也不尽相同,“帮助孩子把关,寻找适合孩子兴趣特质的夏令营还是要在孩子去之前未雨绸缪,多加提醒引导。”
关于美国大学夏校认识的误区就为大家分享到这,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相关推荐:
标签:游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