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出国 > 游学

浅谈德国游学感受

编辑:jz_zhangmj

2015-03-29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国游学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7月18日从德国回来,总有朋友问起我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想想自己也出去了一年,精确地说是十个月,说没有什么感受肯定讲不通。而真实的情况是,对于我这样的敏感的心灵来说,德国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冲击着自己。这里所记述的和评论的完完全全是个人观点,而个人观点又绝对会受到自己经历,品味和选择的影响。我一直相信,即使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和体会也决然不会一样。在德国的这十个月中,我没有拜访德国的各个城市,也没有到希腊享受海滩,到罗马看教堂,到荷兰看郁金香。我选择了老老实实在比勒菲尔德的大学里读书,两个学期下来,修了11门课。我生活的圈子,也仅仅局限于比勒菲尔德市。但是,也正是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对德国人和德国的学习生活的体会就和到德国享受欧洲氛围和欧洲文化的人不太一样。其实,在去德国之前,我给自己定了个题目,那就是一定要用心去体会德国和德国人,这个民族究竟为什么优秀?“发达国家”究竟为什么是“发达”?不敢说自己十个月的生活已经让自己找到了答案,但是,还是可以就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所能达到范围谈谈自己的体会。不过需要声明:很可能的情况是,我的认识会偏颇。因为我的认识难免受我的经历和我对生活的领悟能力的局限。这是读者的风险了。对于在北京生活过,或者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生活过的人来说,德国的城市是不能够算作“城市”的。因为,它们没有“大城市”应该有的“气派”和“恢宏”:比如随处可见的闪着金光的高楼大厦,极度宽敞的街道和深度污染的空气。德国的城市很安静,到处是掩映在绿树和花丛中的旧建筑,天空明净而高远,空气非常清新,就像我童年时候生活的乡村。如果说,大家都承认德国是发达国家的话,我就据此推理,摩天大厦、人流和车流并不是“发达”的真正含义。尤其是在我居住的比勒菲尔德市,每到夜晚,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绝对没有北京的夜晚那样令人眩晕和感到暧昧的灯光。对于早已习惯了在那样热闹的环境中生活的我来说,结论就是:德国绝对是无聊的。刚到德国的几十天里,我都在孤寂、不安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痛苦地生活。真的没有想到德国会那么无聊。相比之下,国内绝对是人间天堂。这种看法,直到我今天回到国内,都没有改变。在享受物质生活上,国内绝对走得比德国更远而且花样更多。“资本主义”并没有我们一度厌恶的那样纸醉金迷。在德国生活的中国留学生,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德国人傻傻的,他们根本不懂得“享受”。我的西班牙同学,用近于几乎嘲讽的语气说,德国人太傻了,他们在跳舞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屁股。当然,在跳舞上,我是同意的,大多数德国人像木头一样左右乱晃。但是,我不同意她的态度。不能忘了,德国人是这个世界上大家公认的优秀民族和极度自傲的民族。我的体会就是,正是德国人这样傻傻的性格,也是他们在享受物质生活上的极端木讷,使得他们有时间去追求精神上的安宁和辽远。由于整个社会没有那样一种追求享受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使得大家更加能够安安静静地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尤其对于需要花时间的事情上,比如研习哲学和数学。这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德国是出大哲学家和大数学家的。毕竟,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极度稀缺而且是绝对交替的资源,你把时间用在一个方面上,就会在另一个方面投入得更少。哲学和数学研习多了,人难免就会安静和木讷。据我的体会和经历,德国人是能够享受到精神自由的民族。搞点学问的人都知道,做学问要坐得住,而且一定要从学问中获得快感和享受。学问中的快感和喜悦,是一种精神盛宴。不能够从这种精神盛宴中得到享受,总有一天,这种“学问”生活会变得不“均衡”。德国人能够那样安静而专注地做学问,肯定享受着超越狭隘的快感和自由。德国是很崇拜数学的民族。这从他们的大学教育中可以看出来。他们把数学尽可能地应用到每一个学科中,以至于我猜想,如果文学可以用公式来表示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那样做。他们崇拜数学的一个后果,就是德国人的极端刻板和精确。我认为,在世界文明史中,几乎所有钟爱数学的民族都在人类文明史中留下了丰碑。我学习的是经济学,在国内一所还算过得去的大学接受经济学教育。可是,到了德国以后,我的经济学基本上变成了数学课。从来没有在自己的经济学学习中遇到这么多的数学,因为自己在本科和硕士的经济学教育中都没有过足够的数学课,我不得不去上数学课。这当然让我感到很痛苦。但是,我必须承认,当真正走过那段路后,感觉收获非常大。其实我认为,德国的书真的挺不好读。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比如以经济学为专业的,读得很辛苦。因为没有什么好说的,经济学中的技术问题,你会了就会了,不会的就是不会。很多人知道,德国是很不好拿学位的一个国家之一。但是,真的从那样的环境中走出来的,我相信,应该是不会很差。有时候,我挺不喜欢国内的某些人的有些说法,尤其是归国留学人员的不公正的评价。作为一个一直在国内教育体制走过来的人,我几乎可以很肯定地说,那些在国外求学的人所经历的心理痛苦是在国内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和体会得到的。上天很公平,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极度的痛苦必然带来极度的收获和体验。当然,如果我说,所有的德国人都是那样在研习数学及相似科目中生活,肯定偏颇。但是,德国人对数学的崇拜和钟爱,肯定是成就他们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就我的体验来说,我认为真正造就了德国人优秀的除了德国人的民族性格,钟爱数学之外,是德国的教育制度。对于分工能够带来财富和卓越这一信条的领悟和笃信,基本上指导了整个德国社会的架构,并形成了今天的德国。德国的教育分为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在高中之后,学生就开始进行了分工。有些人进了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从事自己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专业化能够带来技术的精进,这没有什么疑问。德国的制造业等很多行业一直世界领先,这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技工。进入大学的,因为德国大学的宽进严出的原则,则是未来的社会精英的候选者。德国人也是很崇拜高学历的。有一次,和一个德国人聊天,当他知道我在读博士的时候,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羡慕。但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分工中的位置,整个社会也算和谐。在德国,因为分工格局的形成,显得德国社会留给年轻人创业的机会很少,整个社会比较成熟。跳槽和转换行业相对都不容易。德国对于分工观念应用的非常自觉,甚至妓女都是专业的。社会的严格分工保证了每个人都在社会的大机器上运转,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因为能力和付出导致的收入差距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是,在德国,在避免收入差距过大上,他们成功地利用了税收制度。对我来说,很难想象,一个人要把自己收入的将近一半作为税收交给政府作为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举个假设的例子,1000欧元可以不用交税,但是3000欧元的收入要交将近一半税收,剩下来1500欧元,这使得两个原始收入差距过大的阶层在税后收入上便不那么大了。政府通过将税收转移支付给穷人和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便保证着社会和谐。德国人大多数都从容而优雅,人民心态平和,社会非常稳定。社会的稳定带来经济稳定,即使经济增长率不高,但是人民极大地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好处。道理很简单,增加的收入除以稳定的物价,这就是经济繁荣的成果。如果收入和物价同步增长,你很难说人民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好处。这也许就是发达国家的含义之一。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发达”还在于,在德国,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非常低,比如肉蛋奶饮料。如果你在德国赚壹千欧元,在德国花;在国内也赚壹千元人民币,在国内花。德国人则享受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比较生活水平,只有这么比较才有意义。我觉得这才是发达国家的真正含义:人民享受着很高的经济成果。在比勒费尔德大学这两个学期,我必须承认学习到了很多。尤其在经济学的训练上,他们的严谨和严格不禁让我对国内的经济学教育隐隐担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赶上人家阿。比勒费尔德市不是一个大城市,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图书馆非常好。在那里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的英文原版书。每本书要几十欧元,他们对图书馆的投入大得惊人。我相信,他们那些保贵的书籍已经为下一个爱因斯坦的诞生准备好了条件。我们国家那么多外汇,为什么不给中国大学的图书馆多买点原版书?毕竟国外对基础学科的研究都是政府大量补贴的,我们可以用我们有利润的纺织品来交换这种政府补贴的成果阿。这是合适的买卖,也是功在千秋的善举,没准我们就会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或者起码,应该为我们可能喜欢读书的后代准备好条件。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德国游学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游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