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出国 > 移民

关于在爱尔兰读书生活的体验

编辑:jz_zhouxh

2015-04-05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爱尔兰读书生活的体验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整座城市几乎就呼吸着三个字:旅游业。

都柏林的平均气温有十多度,一般会有点小雨,但预备过节的这几天却恰巧风和日丽。 相比动辄暴雪和零下的美东, 这里亲切地让初来乍到的笔者有点措手不及。

“Ireland is now cosmopolitan.” Transforming Ireland 一书的编辑兴奋地将包含这个观点的文章纳入其中。确实,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小小的岛展示了巨大的文化软实力。曾经欧洲五猪(PIGS -- Portugal/Ireland&Italy/Greece/Spain)一员的爱尔兰,现在也骄傲得离开了这个行列,成了“Celtic Tiger“。

不管你是读了叶芝的《当你老了》,乔伊斯的任何一本密码书,还是听多了西城的歌曲,亦或者只是喜欢这里小提琴拉出的悠扬调调,任何人都想来到O‘Connor们的家里找一找不一样的感觉。

现实也确实没让笔者失望, 该去 踩的那些地标都有所顾及。比如说作家们的气息。

再比如说娱乐中心temple bar区域不同口味的Guinness和Irish Stew

还有传说中爱尔兰的灵魂--Irish pub里面的弹唱和高大上的三一学院。

但是再好听的风笛听多了也会厌烦,只在pub呆了两晚上的笔者就感觉了一丝单调,因为谈唱的歌曲永远只有两个主题,美丽的爱尔兰和那未完成的统一(Ireland will yet be free, Caledonia, Dublin in the rare old times, etc),和移民到美利坚的艰辛(Craigie Hill, City of Chicago, etc)。

渐渐地,走到街上,这种单调感也随着眼前的景象被一步步加深。整座城市几乎就呼吸着三个字:旅游业。到处都是吞吐着西班牙语或者法语的游客,而这些人往往是来这学习英语的短期班学生。

街道上五步一个tour shop,里面的货架上满是绿色的英式bowler hat与镶着shamrock的围巾。Hop-on Bus的宣传册随处可见,甚至于有专人在街上分发。当然了,和其他已经见怪不怪的欧洲城市一样,这里,也有中国人。

2. “我在这里都住了十多年了还没去过那个监狱,你去转转吧。”

其实笔者对这里中国人的印象最初并不来自于游客或者是居住在这里的人,而是酒店的前台。当笔者和说着一口把“th”发成“t”的性感口音的爱尔兰司机说完再见,来到酒店check-in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大堂的前台是一位和蔼的东北大妈。

“我是十年前留(敏感词被屏蔽)的时候来到爱尔兰的。”吐着一口海蛎子味的她回答了我的惊异。“当时的时候在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读书,后来就留下来了,后来孩子也接过来在这边读书。”

“小伙子你和你朋友两个人的话,其实只要两天就可以转完整个城市了。从Connolly火车站坐轻轨可以看看城市北部,最远坐到Guinness Storehouse下来喝一杯,途中还能经过他们1918年革命的纪念博物馆。

南边的话temple bar要去,Grafton street上有很多小街道通向一些小商店,三一学院和St.Stephen's Green就不用说了,内地方儿买块三明治坐一会儿最舒坦,东南边坐车还能去一个监狱,我在这里都住了十多年了还没去过那个监狱,你去转转吧。。。”短短的check-in在她热情的介绍下居然成了我整次旅行的最佳规划。(离开爱尔兰的时候我非常遗憾和后悔,没有留一张和这位热心大妈的合影)

“我啊,看到我们中国人就是觉得亲。”她看到我有点懵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这里以前也有都柏林城市书店,就在三一旁边,现在经营不下去了,只得整体搬迁到比较偏的地方,当然现在你去了也没啥意思,不是说他们革命的历史书,就是爱尔兰语教材。哦对了,还有那个他们最骄傲的咖啡店Bewley's,

现在原店也整修,就一家分店还开着,本来两家都得关闭来着,都柏林市民起来抗议,市政府才给拨了点钱保留了下来。。。”这一段倒是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

“怎么都关了呢?”

“嗨,整个都柏林啊,经济还是不太行啊。。。“她笑了笑。

从酒店里出来随便走走,我对这里中国人的感触就更多了。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街头大大小小的便利店与美发店,而在里面经营的亦大多数是从大连或者沈阳来的辽宁人。

而当我又按照习惯走进书店的时候,这里介绍中国的书籍仍然还是鸦片战争的主题,或者有着东方女人神秘细长眼睛的封面。

过了几天,当我前面讲的从pub养成的单调感席上心头,与这些对于同胞们的印象混在一起,心里突然有一些淡淡的失落。看来这里和任何一个西方城市一样,经济不景气,来自中国故土的人刚刚扎根,但是也不愿意去和当地融入太多。我们是我们,他们做他们,现实, 就是现实。

3. "Don't judge a book by the cover! Never!"

我的旅行到了最后两天,每天喝喝咖啡看看王尔德的日子就要结束,对于地图上所圈所画之处也进入了最后的扫尾阶段。倒数第二日时,记得自己漏掉了乔伊斯中心没有看,就又临着渐暮的天色匆忙来到城市的北边。

不出所料,一时起意总会把我引向迷路。乔老爷的研究中心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的,不过,我发现了这一条街。

历史悠久的Parnell Street上,居然突然出现了大量打着汉字招牌的饭店。密度之大,以至于让我瞬间有了错位的感觉。这里居然有。。额。。Chinatown?

肚子里已经有些打鼓的我赶忙进了一家饭店,杨员外饭店。旁边一家的名字更有意思,中国快餐--盒饭。

刚进饭店,就看见两个年轻的中国男子再聊天。一看到我进来,长得像老板的人赶忙过来招呼,一张嘴,又是熟悉的海蛎子味儿。

“小伙子吃点啥?”“别看那页,那都是给老外吃的,这边是咱家常菜。”这份热情,又是让我应接不暇。只得在上菜之后,赶忙低下头狼吞虎咽一番。

吃了一会儿,看也没有什么客人,我也差不多酒足饭饱了。老板便坐过来我们聊起了天,从聊天里我得知了他其实不姓杨,而姓董。

“我呀也是十多年前留(敏感词被屏蔽)的时候过来的。那一拨来的人里面东北人居多一些,主要是沈阳大连的。来这边的主要先是读语言,然后在读本科,有很多人也读到了硕士。

你像这边的话,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的就有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柏林理工的也有不少,三一的还真不多,不过像你这样喜欢跑来跑去的来短期交换的也挺多。现在的话,主要是有一些留学中介在和国内合作,这些中介也有爱尔兰政府支持什么的,现在来这边的河南,湖南湖北人又比较多了。”

“我们那拨人留下的不多。一来爱尔兰跟英国一样,理工的学生要向留下来工作第一签证限制很多,而如果有一个工作席位空缺,他们会先在报纸上刊登六个月,没有本地人应聘才会考虑外地人。

二来有了爱尔兰的签证英国的签证还得另申,不是像你们这种旅游G签可以来回走,太麻烦了也不划算没几个人呆下来。留下来的就主要像我这样,在Burger king工作,或者开个便利店,但就算像我们这样能申请下钱挣来的,也都是非常幸运的人。

不过当然啦,最方便的办法是配偶签嘿嘿,男女都有例子,孩子的话在这边上学也不用必须学他们的爱尔兰语。”

“你们刚来的人肯定觉得这特无聊吧哈哈。要是再呆两天圣帕特里克节的时候有意思一些,那时候满大街都是绿的,然后从早上八点开始喝,喝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有的酒吧七点才赶人。我们当时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就觉得这里人特别好,听说英国人美国人有歧视,这边也有但是人性格总体来讲特别温和好客。我们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参加CSSA,学校社团部开会都会请我们一块去商议,有投票权。。。“

那晚上我们聊到挺晚,也不知道是不是几瓶青啤喝得晕晕乎乎怪舒服的缘故,我竟然又有一些感动了。其实每一个来到国外读书生活的国人本身的目的就是一个生活的安安稳稳。

如果这项目标达成了的话,我们又为何戴着眼镜对他们的能力去各种judge呢。能在这里生活下去,自得其乐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啊。

在去机场的路上,头发已经花白的出租车司机给我讲了一路他作为union member抗争的故事。有趣的是,到最后他突然提起了自己的教育观。他说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他从来不会向自己的几个儿女和几十个孙儿女强行要求信仰什么宗教,毕竟,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

以上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介绍的爱尔兰读书生活的体验信息,愿与大家共勉!

标签:移民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