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出国 > 留学

斯坦福大学王善祥人物介绍

编辑:sx_zhangh

2016-07-13

本文主要为想要出国留学的朋友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王善祥的内容,希望大家阅读之后能够有新的认识。

“无论做什么,都从心里做,全心全意。”王善祥讲话时,像是一个刻苦在读的大学生,单纯、热情,不脱书卷气。他46岁,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系双聘教授,磁性纳米科技中心主任,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

blob.png

王善祥是北仑大榭岛人,是启蒙老师和乡亲们眼里一路刻苦攻读的佼佼者,如今已经成为在前沿领域有建树的科学家。

从小成为勤奋好学的榜样

大姐王善幼清晰地记得,弟弟王善祥从来就是一个迷恋知识的人。善良的姐姐似乎认定,弟弟的学术生涯就是从大榭岛上——这个并不富裕但温馨的十口之家开始的。现在,这个家里到处都有关于他的美好记忆。

小学时,他做事按部就班,很有规律,该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他不喜欢往人堆里凑热闹,似乎也不喜欢爬树、掏鸟窝、往海里扔石片和击鼓传花那些闹哄哄的集体游戏。

他真正喜欢的,是“叮铃铃”响过之后静静的课堂。那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世界,一切都等待着被探求、被解答。只有在这样的追寻里,他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感。老师们还记得,课堂上那个瞪着大大眼睛的孩子,不懂举手就问,下课追着老师问,有时候问得老师都一下子回答不出来。

“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书、对科学的热爱。”王善幼说,“岛上的人大都叫他‘书呆子’。”在疼爱弟弟的姐姐看来,“书呆子”是一个爱称。

那是发生在王善祥读初中时的故事。有一天深夜,大榭公社的干部出门抓赌,发现小渔村只有王善祥家的灯还亮着。他们以为有人在聚众赌博,于是敲门去抓赌徒,却发现少年王善祥正在蚊帐里认真读书。这故事传开后,他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成为岛上的“小名人”。

二十多年以后,王善祥38岁的外甥王莹还骄傲地记得,他读初中时,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们以《勤奋好学的王善祥》为题写一篇作文。那一次作文同学们都写得不错。他记得自己写的时候,想着舅舅的机灵样,真是洋洋得意。

初中毕业后,王善祥顺理成章地考上了向往已久的镇海中学。两年时间里,除了寒暑假,他很少回家,也很少与同学结伴出游。他似乎永远快乐地在做作业,快乐地在解难题。

他的高中同学李道轩,在提到他时回忆道,当时镇海中学“江南(今北仑)班”的学生大都非常用功,但并不是都能像王善祥一样,均衡地学好每一门课程。

很多人说他是少年天才,王善祥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是笑笑而已。也许正是镇海中学良好的学风和敬业精业的老师们,打开了他的眼界,磨练了他求知、探索的精神,奠定了他成为一位科学家的基石。

“科学研究是自己这辈子的命”

1981年夏天,一份中国科技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送到了16岁的王善祥面前。祖祖辈辈生活在海岛的父母,不知道安徽究竟有多远,儿子第一次出远门总有些担心,临行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但父母叮嘱的那些生活细节,王善祥似乎一句话也没听进去过,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学校里。

图书馆、阅览室、课堂里的每一节课、和教授们的每一次讨论……那是何等快乐的学习生活啊,王善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大口大口地汲取前人的学说和成果,他梦想着有一天超越他们。

现在回想起来他还记忆犹深,五年的大学经历让他见识到了一个更宽广的学术世界。1986年8月13日,已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的王善祥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考试,成为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生。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祝福中,带着简单的行囊离开大榭岛,飞越烟波浩淼的太平洋。

尽管每月有8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异国的求学生活还是很俭朴。幸好他喜欢安静的校园,喜欢一眼望不到边的图书馆和那些砖头一样厚的书籍,喜欢充满学术批评氛围的课堂,喜欢实验室里的闪着神秘光芒的仪器,还有那些热情博学的导师,更有那些科学讲坛上充满睿智和诱惑的科学大师们的演讲。一切还和以前一样,一切又和以前不一样,一切诱惑着这位来自中国的少年。

面包、果酱、三明治,偶尔的牛奶……他吃着最简单的饭菜,埋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一次出远门,他思念亲人了就写家信。在半个月一次,最长间隔不超过一个月的家信中,他都会津津有味地给母亲和兄弟姐妹讲述自己学习上取得的成绩。

儿子的来信是家里的大事。母亲心疼儿子,回信都是大白话。总是要问他住得惯,吃得惯吗?结尾总是鼓励他要全心付出,拼尽全力,坚持下来。她说:“母亲都希望儿子留在身边,我也希望他能留在身边。他上小学时候我就知道不可能,他眼里只有书,他看见书,什么都忘记了。”在不识字的母亲眼里,儿子从事的职业,就是读书。

王善祥说,科学研究是自己这辈子的命。其实他一头系着科学,另一头系着家乡,家里装了电话后,他会定时给家里打电话。他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兄弟姐妹,爱美丽的大榭岛。想起勤劳一生的父母,服侍父母的兄弟姐妹,长年在异国他乡的科学家有时也会伤感。

迷恋上“夜空美丽的烟花”

这是个难忘的日子。1993年,王善祥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戴上了盼望已久的博士帽。同年,他出任斯坦福大学材料系和电机系助理教授,开启了二十多年信息存储、自旋电子学、能源传输和癌症研究的学术生涯。

“我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通性,就是磁纳米。”王善祥说。

2006年,他与研究团队开发的生物检测芯片,通过磁性纳米技术,利用一般材料多半不带磁性的特点,寻找稀少的磁信号,从而在血液样本中清楚检测出小单位的癌症蛋白。

这就如同不少人儿时玩过的游戏:将一大把钉子放在纸上,拿一块磁铁在纸下来回移动,有的钉子开始“跳舞”,有的钉子依然“躺”在那里,而“起舞”的就是铁钉,也就是小单位的癌症蛋白。

“夜空中的烟花。”这诗歌一般的句子,是王善祥用来形容他所钟爱的磁性纳米材料。在他看来,两者同样的璀璨夺目,又同样的受人欢迎,以至于他甘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个“纳米的世界”。他经常一天工作17个小时左右,即使出差,身边也总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他的电子邮箱天天接受着来自各地的百余份邮件,就像一个到处奔波的快递收件员一样。

今年,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又开发出一款新的生物传感器芯片。此款芯片能分析蛋白之间如何结合,有助于评估潜在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4月,权威的《自然》杂志在线版的纳米技术专栏上公布了这项最新成果。下一步,他的团队打算将此技术与一种正在开发的药物结合。他认为,这才是这项技术的真正应用。

今年夏天,清华大学聘请王善祥兼任“千人计划”教授,与何金良等一道筹建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材料研究中心。他想通过从事这项工作来回报祖国。

孜孜以求,终有所成。王善祥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关于磁学方面的杰出演讲师,获得了美国科学院未来研究奖,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放射线学系教授。二十五年来,他发表了190多篇学术论文,有28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出了两本专著和4章丛书,去年他又赢得了盖茨基金会的“探索大挑战”计划。《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经济学家报》、《圣荷西信使报》和《电子工程专辑》等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工作。

科学无止境。对于永不满足的王善祥来说,探索科学的世界,还刚刚是个开始。那前景不是“夜空中的烟花”,而是造福人类的美丽新世界。

以上就是斯坦福大学王善祥的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斯坦福大学化学专业

斯坦福大学宿舍概述

标签:留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