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学生自愿选择 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
【答案】B
【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它与课堂教学有相应的共性存在:①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这说明课外活动应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活动本身不能带有任何的随意性。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二者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目的只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归宿。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都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因此,单纯说“教育目的只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14.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以及学校的性质、任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标准。它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
(2)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这一定义有三种不同的重要内涵:一是目标的对象性是指惟一的学生;二是目标是指最终取得的成果;三是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是进一步具体化、趋向作业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
答: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对生产力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如果教育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必定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否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的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占用过多的资金和人力,社会将会对教育进行调整,使教育的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中华考试网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既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育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新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出现也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联系,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人能掌握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