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脏触诊:
(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2)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3)心包摩擦感的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3、心脏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4、心脏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3)心率与心律。
(4)心音的变化:
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主动脉瓣区及肺动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5)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
分析杂音的注意点: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传导方向及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
(6)心包摩擦音的特点、临床意义。
5、血管:
(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
(3)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4)奇脉及周围血管征。
6、各种心瓣膜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五)腹部检查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蠕动波、皮肤及其他。
3、腹部触诊:
(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滑动触诊、深压触诊、浮沉触诊、钩指触诊)。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肝、胆、脾、肾、肿块的触诊;肝、脾肿大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4、腹部叩诊:
(1)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2)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
5、腹部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6、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腹膜炎。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1、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的主要内容。
2、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3、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七)神经系统检查
1、颅神经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运动功能检查:
(1)肌力的分级。
(2)肌张力的判断及意义。
(3)共济失调
3、感觉功能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4、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震挛。
5、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锥体束征:Babinski征及其临床意义相同的Oppenheim征、Gordon征。
6、脑膜刺征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颈项强直、克尼格(Kernig)征、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