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民法辅导:成考专升本民法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复习

2013-10-11 10:28:43 字体放大:  

各位小盆友,成考马上就要来了,各位是不是充满了信心呢?威廉希尔app 成人高考频道小编为您编辑整理了“专升本民法辅导:成考专升本民法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复习”,希望为您备考助力哦!

一、不当得利

1、不当得利的概念

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依据,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自身取得利益的行为。因不当得利行为发生的债,称为不当得利之债。

在不当得利所形成的债的法律关系中,权益受到损害的一方为债权人,取得利益的人为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返还所得利益;债务人有义务给予返还。

2、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

(1)一方获得财产利益;

(2)他方受到损害;

(3)取得利益与受损害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4)利益的取得无合法依据。

3、不当得利的处理

不当得利的事实一旦成立,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便成立了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享有绝对的请求权,债务人负有绝对的返还义务。

二、无因管理

1、无因管理的概念

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减少或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自愿实施管理或提供服务的行为。

在无因管理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对他人事务实施管理或服务的人为管理人;因受管理人的管理或服务取得利益的人为受益人,管理人与受益人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规定无因管理形成债的关系,是为了鼓励助人为乐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人利益的损害。

2、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1)管理他人事务;

实施了对他人事务管理的行为,并且为此付出一定代价或提供了劳务的,不论该行为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也不论管理的事务是否具有经济内容,都可以构成无因管理。但是,无因管理必须是管理他人的事务,下列情况不构成无因管理:

①管理人管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事务;

②主观上没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目的,管理自己事务的同时,为他人带来了利益;

③误将自己的事务当成他人事务进行管理;

④违法管理;

⑤按照法律规定必须经本人授权才能够实施的行为;

⑥不可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