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1)、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
(2)、词有词牌,词牌规定了每首词的格律、音韵、字数、句数、段数等。有些词作只有词牌,有些词作有词牌也有题目。
(3)、根据词调的长短,词又分小令(单调,58个字以内)、中调(58-96个字)、长调(96个字以上以上)
(4)、绝大部分宋词都划分段落,一段叫一“片”或一“阕”。仅有单片的词叫单调,单调词都是小令。
(5)、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是宋词的正宗。
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词调名。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6)已经固定下来的词调,有专门的词谱,最著名的和权威的是清代汇编的《欽定词谱》,汇聚了近千种词牌。但比较常用的词牌也只不过百多种而已。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