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备考真题辅导:会计基本假设

2012-08-20 12:00:48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201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备考真题辅导:会计基本假设,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法人一定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所以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举例】①分公司、事业部以及车间班组等

独立核算时,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但其一定不是法人。需注意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子公司是法人,分公司不是法人,但是其可能成为独立的会计主体。

②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看作一个整体,其属于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应用】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预计可使用年限为20年时,则不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如年限法、工作量法或年数总和法),都要以20年作为计提折旧的基础。但是,如果可以预知该企业将于第10年破产清算,就不应该以20年为基础计提折旧。

【拓展】持续经营毕竟只是一个假设,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破产,有悖于最初的假设的话,就要启用财务会计的另外一个系统程序--即破产清算会计。

破产清算会计是独立的专业业务会计,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还没有对此处做出专门规定。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将每个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反映出来。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年度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例如2010年的财务报告,反映的就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财务信息。短于一年的财务报告称之为中期报告,主要表现为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

【应用】权责发生制、待摊和预提、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

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他计量单位包括劳动量度、实物量度等。

【拓展】①劳动量度:如一张桌子花费了8个小时的人工,一把椅子花费了10个小时的人工,不同的时间耗费就是一个衡量的标准。

②实物量度:如企业具有100台电脑、1幢房屋,但电脑与房屋的内涵不同,所以100与1不能简单相加。需要分别将电脑和房屋折算为货币,才可以加总核算。

2.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不能汇总核算,应启用另一个会计系统――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以上是,201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备考真题辅导:会计基本假设,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