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精编习题(6)

2012-10-16 12:13:48 字体放大:  

三、判断题

1

[答案]:N

[解析]: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它衡量了部门经理有效运用其控制下的资源的能力,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业绩的理想指标。参见教材第210页。

[该题针对“责任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N

[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正常标准成本通常大于理想标准成本。参见教材第199页。

[该题针对“标准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N

[解析]:增值作业也可能产生非增值成本,增值作业中因为低效率所发生的成本就属于非增值成本。参见教材第207页。

[该题针对“作业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N

[解析]:应该把原题中的“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改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参见教材第213页。

[该题针对“股利分配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N

[解析]:代理理论认为,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用两种成本之和最小。参见教材第213页。

[该题针对“股利分配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Y

[解析]: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三差异法与两差异法的不同只在于它进一步将两差异法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参见教材第204页。

[该题针对“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Y

[解析]:股利支付程序中的时间顺序依次是: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发放日。在股权登记日之后取得股票的股东则无权享受已宣布的股利。在除息日购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享有已宣布发放的股利。参见教材第220页。

[该题针对“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N

[解析]:剩余股利政策下,留存收益优先保证再投资的需要,从而能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长期最大化。剩余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MM股利无关理论。参见教材第214页。

[该题针对“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N

[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参见教材第203页。

[该题针对“标准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答案]:Y

[解析]:作业成本法下,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参见教材第205页。

[该题针对“作业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计算题

1

[答案]

(1)股利支付率=900/1500×100%=60%

2012年支付股利=1800×60%=1080(万元)

权益资金所占比重=3/(3+2)×100%+5%=65%

新项目需要权益资金=2000×65%=1300(万元)

公司为上新项目需要筹集权益资金=1300-(1800-1080)=580(万元)

(2)权益资金所占比重=3/(3+2)×100%=60%

新项目需要权益资金=2000×60%=1200(万元)

公司为上新项目需要筹集权益资金=1200-(1800-900)=300(万元)

(3)权益资金所占比重=1/(1+1)×100%=50%

公司为上新项目需要筹集权益资金=2000×50%=1000(万元)

发放现金股利数额=1800-1000=800(万元)

[解析]:

[该题针对“利润分配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1)算术平均法预测的2012年销售量=(500+490+510+495+515+520)/6=505(万件)

(2)加权平均法预测的2012年销售量=500×0.09+490×0.10+510×0.14+495×0.19+515×0.23+520×0.25=507.90(万件)

(3)移动平均法下的2012年销售量=(495+515+520)/3=510(万件)

修正后的2012年销售量=510+(510-515)=505(万件)

(4)指数平滑法下预测的2012年销售量=0.8×520+(1-0.8)×515=519(万件)

[解析]:

[该题针对“销售预测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4800×8.8-4800×8.4=1920(元)

其中:

价格差异=(2-2.1)×4800×4.4=-2112(元)

用量差异=2.1×(4.4×4800-4×4800)=4032(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800×6.79-4800×7.2=-1968(元)

其中:

工资率差异=4800×1.4×(4.85-4.5)=2352(元)

人工效率差异=4.5×(1.4×4800-1.6×4800)=-4320(元)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800×3.01-4800×2.88=624(元)

其中:

耗费差异 =1.4×4800×(2.15-1.8) =2352(元)

效率差异 =1.8×(1.4×4800-1.6×4800)=-1728(元)

(4)成本差异总额

=(-2112+4032)+[2352+(-4320)]+[2352+(-1728)]

=576(元)

[解析]:

[该题针对“标准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158000-66000=92000(元)

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66000-35000=31000(元)

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250000-92000=158000(元)

该利润中心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158000-35000=123000(元)

该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123000-31000=92000(元)

[解析]:

[该题针对“责任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五、综合题

1

[答案]

(1)最低投资收益额=投资额×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利润-剩余收益=200×15%-10=20(万元)

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最低投资收益额/投资额×100%=20/200×100%=10%

(2)剩余收益=投资额×投资利润率-投资额×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投资额=30/(16%-10%)=500(万元)

(3)A中心的利润=200×15%=30(万元)

B中心的利润=500×16%=80(万元)

集团公司的利润=30+80=110(万元)

集团公司的总投资额=200+500=700(万元)

追加投资前集团公司的投资利润率=110/700×100%=15.71%

(4)剩余收益=(30+12)-(100+200)×10%=12(万元)

投资利润率=(30+12)/(100+200)×100%=14%

(5)剩余收益=(80+20)-(500+100)×10%=40(万元)

投资利润率=(80+20)/(500+100)×100%=16.67%

(6)由于追加投资后,A的投资利润率由15%降到14%,所以A不会接受投资;但B的投资利润率由16%上升到16.67%,所以B会接受投资。

(7)由于剩余收益均增加了,所以

A.B均会接受投资。

(8)从团集角度看应向B追加投资,理由是增加的剩余收益[40-30=10(万元)]大于向A追加投资增加的剩余收益[12-10=2(万元)]

(9)追加投资后集团公司投资利润率=(80+20+30)/(500+100+200)×100%=16.25%

(10)以投资报酬率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可以促使经理人员关注营业资产运用效率,并有利于资产存量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缺点:过于关注投资报酬率会引起短期行为的产生,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导致经理人员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以剩余收益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剩余收益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的不足;缺点:由于其是一个绝对指标,故而难以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业绩比较。另外,剩余收益同样仅反映当期业绩,单纯使用这一指标也会导致投资中心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解析]:

[该题针对“责任成本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上述内容就是由我们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的“2012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精编习题(6)”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