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12中级经济法教材最新变化及复习指导

2012-10-10 16:31:20 字体放大:  

鉴于大家对财经类考试技巧心得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有关2012中级经济法教材最新变化及复习指导”一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2012中级经济法教材最新变化及复习指导

中级经济法:

第一部分 命题规律总结及趋势预测

《经济法》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的三门考试科目之一,考试成绩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单科成绩采取滚动计算的方法,考生必须在两年内通过三门考试,才能结束这痛苦之旅。作为本书的开篇,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经济法》的复习。无论您是否喜欢这门课程,《经济法》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是同等重要的。

一、2010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2010年教材共8章,包括经济法(第1、2、3、4、5、8章)和税法(第6、7章)两个部分。

职称考试教材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年,上一个周期(2007-2009年)结束后,2010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毫无疑问,2010年教材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变化是:

1、完全删掉了原来的《企业破产法》和《票据法》。

2、完全新增了《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有考生有幸参加过2004-2006年的中级职称考试,当年曾经考过这三个税种。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它们又回来了。

3、对第一章“经济法总论”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调整,考生看完第一章后,可能会对“目瞪口呆”这个成语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希望考生千万要挺住,千万不要因为第一章而丧失了对《经济法》的信心。强烈建议考生先绕开第一章,先踏踏实实地复习其他章节,等自己对通过《经济法》的考试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后,再回头看第一章。如果考生坚持先啃下第一章,您会发现自己还没走到主战场,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4、删掉了2009年教材最后一章的大多数内容(如《政府采购法》),新增了若干内容,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价格法》等等,至于名字嘛,就叫《相关法律制度》吧。

5、保留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合同法》。这三章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至于被设计师修修补补、刀削斧砍,就不能再有什么怨言了。

6、2009年教材为9章,2010年教材缩减到8章。为什么呢?2010年教材将原来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两章内容新设合并为一章,取名为《其他主体法律制度》。这两章在中级赛场混了十年了,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没保住,不过按照阿Q的逻辑,总比《企业破产法》强一些吧。

2010年教材进行重大调整后,复习难度明显提高。考生应注意两个问题:(1)2009年教材已经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了,考生必须使用2010年新版教材进行复习;(2)由于教材每3年都进行一次重大调整,考生在看以前年度的试题时,应慎之又慎,学会计的人都聪明,别在垃圾堆里瞎转悠。对于整套试题,一般的考生根本没有能力进行甄别,最好别看。对于有用的试题,我们在各章节的“经典试题回顾”中已经全部收录,您需要做的是好好消化,而不是痛苦的筛选。

二、考试题型

2009年《经济法》的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共5个题型。其中,单选题(25个小题25分)、多选题(20个小题40分)和判断题(10个小题10分)属于客观题(合计75分),采用计算机阅卷,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答案。简答题(3个题目15分)和综合题(1个题目10分)属于主观题(合计25分),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

由于2010年教材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是新增了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之后,2010年的考试题型是否会进行重大调整,是否对增加计算分析题?是否会减少简答题的数量?是否会调整多选题的分值?目前不得而知(在本书的最后三套模拟试题中,其题型题量仅仅是预测)。希望考生本着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密切关注2010年考试题型的正式通知(一般在春节前后公布考试题型,但并不公布各题型的具体分值),这是大家在上考场之前必须搞清楚的问题。《经济法》的考试对所有考生而言都是一场“遭遇战”,个别小题不会做,自己可以原谅自己。但是,如果连考试题型进行了重大调整都不知道就上了考场,那就太“勇敢”了(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勇敢”简称“鲁莽”)。

三、复习方法

1、看书与做题的时间分配

在复习《经济法》时,多看书还是多做题?这是很多考生在网上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先说两个极端的情况,第一个极端,能否只看教材不做任何习题?如果考生能确信自己通过看教材可以充分、准确、完整地理解教材的主要考点,考生可以只看教材(考前最好再做几套模拟试题),这样做的风险并不大,毕竟自己踏踏实实地看了几遍教材,到了考场总会有用武之地。另外一个极端,能否只做习题不看教材?有个别考生根本不看教材,把全部精力用于做题,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因为考生拿到的并非题库,其结果无异于舍本逐末,此时,天道不一定酬勤。

对于大多数考生(学会计的人很少走极端),看书与做题的有效结合,复习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具体到看教材与做习题的比例,我认为,考生至少应拿出40%的时间踏踏实实地把教材看一遍,对重点章节至少应认认真真地看两遍,对一些重要考点至少应反反复复地背三遍。对于做习题,考生至少应拿出30%以上的时间做一些典型例题。高质量的典型例题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排除疑点、消化难点、提炼重点,的确可以帮助考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通过做典型例题(毫无意义的重复题目不在此列、与考试难度完全不匹配的偏题怪题不在此列、与考试命题思路南辕北辙的题目不在此列、含有毒成分的破题不在此列),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更形象、更准确地消化教材内容。但是,任何辅导资料的功能仅限于“帮忙、辅助”,无法承受考生过分的奢望。任何辅导资料都并非“题库”,它只能帮助考生去掌握一个一个的考点,就算是“像模像样”的模拟试题(粗制滥造的不在此列),也只是编写人假设自己是出题老师时的一厢情愿。因此,准确把握教材和辅导资料的主从关系,合理分配看教材和做习题的时间,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