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生故事:考试的那点事

2012-08-09 18:05:40 字体放大:  

2011年5月15日早11:15分,当检查完中级经济法试卷,在寥寥无几人的考场中,我依然开心地笑了,尽管面前就站着两位监考老师,然后交卷走人。我知道,我赢了自己。

一直对去年财管因4分之差没有通过考试耿耿于怀,难以忘记躲在卫生间独自哭泣的时刻。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一场考试,至于吗?说来话长……

我是年过40才开始认真对待中级职称考试的,原因很简单——陪伴孩子高考(之前因对会计职业的抵触一直是报名但没怎么准备考试)。家有高考考生的人都能体会,家庭的生活节奏及方式都要相应改变以适应孩子的学习,于是我拿起书本开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学习。开始的时候,不仅是孩子取笑我,朋友们也在取笑:都这把年纪了还考什么中级?有时间干什么不好!起初也曾想放弃,可慢慢地我发现,当我拒绝一切吃饭邀请或者其他活动,坐下来看书的时候,孩子学习的时候也比以往安静很多,内心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三年完成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说说很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2008年10月底报名,距离次年考试有6个月时间,年底看书的时间只有11月,12月份开始一直到次年2月份左右,一直要忙年终决算,从3月开始到5月,能看书的时间不到90天,有同仁篡改毛主席名言,“一个人做一回报表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报表,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不幸的我恰恰是这样的一个人。于是,我这样安排时间:先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第一遍学习一个月时间,基本保证每天一章的速度,完整听课时间来不及,只有难点和重点章节听网校老师的课,考前一个月突击看经济法,第一年经济法69分,实务和财管都以惨淡的50多分收场。

本来2010年的我自信满满能通过考试,没想到财管栽倒在客观题部分,45分的客观题才拿了不到22分,总结自己的财管学习,还是基础不扎实,基本的知识点似是而非,知道成绩后,哭过、痛过,告诉自己,孩子不还有一年才高考吗?那么自己再学一年吧,既然那么难的会计实务都考过了,财管和需要重新再考的经济法就不算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就像唐吉可德一样,又一次冲向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旋转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