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中国宏观税负逐年上升

2012-12-14 11:56:22 字体放大:  

“中国宏观税负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缺口逐渐拉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提出这一判断。

目前,国际上通常以一定时期(如一年)政府集中的税收总量或税收和非税收入总量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测算、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

社科院的这份报告分别采用中小宏观税负口径做了纵向对比,其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只体现税收对GDP的比例,不含其他行政性处罚的费用、款项,中口径宏观税负则体现财政收入对GDP的比例,不仅包括了税收,也含有罚金、费用等其他行政收入。

结果显示,2000年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与中口径宏观税负分别为12.7%和13.5%,而2011年,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为19.0%,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水平为22.0%,两种口径的宏观税负都有明显的上升。

报告指出,在中国的财政收入组成中,税收收入的比重保持在88%左右,而其他非税收收入比重占11%左右。2009年以来,政府积极推行结构性减税,减免了部分税收,但是普遍性的增税政策又悄然推出,如地方教育费附加、税务代征工会经费、税务代征残疾人保障金、提高车船税税额等的开征,因此税收收入比重仍难以下降。

报告指出,税收弹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具有一定的超增长特征。税收的弹性从1997年开始就始终维持在1.0以上,即税收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1999年甚至达到2.5.经历几次波动之后,在2003年达到1.0的水平,2003-2007年之间微幅上升至1.4,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水平跌至1.0,之后又逐渐爬升至2011年的1.3水平。

“总的来说,近15年来税收弹性均大于1,也就是说税收增长的速度是超过经济增长的,而且税收弹性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报告认为,中国宏观税负横向比较,并不算很高,但从历史来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中国仍处于发展过程中,不应建立水平过高的社会福利体系,宏观税负不宜设置过高。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形势疲软同样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国内消费不济、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紧缩、失业上升。

报告称,“这个时候进行税收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对于减轻经济运行负担,促进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都是有利的。”

中国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近日引述的数据称,2011年中国小口径的宏观税负超过19.0%,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4.2%;而大口径宏观税负(包括税收、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其他制度外收入)2011年为33%左右,今年则很可能已经超过35%,已经远超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身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

财新记者发现,国内一些专家测算,如果考虑非税收入、制度外收入等政府及公共机构的隐性成本,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势必超过40%.

<--注册税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