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公开迈大步
除了民生作为2011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备受关注外,不断扩大的预算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也让公众心存期待。韩正在昨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表示,上海将重点推进市民最为关心的财政性资金公开。
其实,在2010年,上海就进一步细化了市本级预算草案,增加报送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市本级法定增长支出情况、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入使用情况等报表,报送市人代会审议的部门预算由原来的35个市级部门扩大到100个。
此外,“今年财政专项资金公开从19项增加到30项。进一步扩大公开地方政府债券、排污费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公用事业附加等政府非税收入的收支安排情况。”韩正说,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今年起所有市级部门预算报市人代会审议,所有市政府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此外,韩正还说:“今年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整改结果,公开世博会运营资金决算审计结果和世博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就告诉本报记者,如果能做到上述公开,确实是很大的进步,能够公开,说明部门预算使用比较合理。但还要看公开到什么程度,是粗线条的还是比较细致的公开?两种公开进步程度不一样,但只要能公开,就是进步,“公开比不公开好”,说明政府部门认可一种比较民主、透明的管理方式。
而这一点,昨天在北京市人代会政务询问现场,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孟景伟就表示,除了预算审查的部门在去年45个政府部门的基础上扩至58个外,“今年上人代会审查的预算将更加详细。”此次提供给代表、委员审查的政府预算报告已编制到“款”级科目,有些重要的已经到了“项”级科目,报告后还专门增加了附表,这是第一次列这么细。北京的市民最快在3月初就能在网上看到这些部门今年的预算安排。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从上到下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别,以往的政府预算多只是“类”级。
这一次,在四川的“两会”上,预算草案也第一次将所有一级支出预算科目编制到了二级预算科目,以便代表们更深入了解支出用途。
苟燕楠也表示,执政的透明度是一个责任政府的前提和体现,财政公开就是让百姓来监督,让百姓来评判,这是考核财政绩效的重要手段。有人认为老百姓参与度不够、觉悟不高,事实上问题在于公开度不高,让百姓的参与是假参与。
对于全国预算公开的状况,曾经主导过《2010年中国财政透明报告》的刘小兵则认为,步伐才刚刚开始,如果达到理想状态需要走100步,现在才走了十几步,而理想状态就是公众能够在政府网站或者出版物上轻松得到需要的信息,政府所有的钱用到哪里、所有资金的来龙去脉,都能看到。
正在着手2011年上述调查的刘小兵认为政府财政预算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目前仍然面临一些阻力和障碍,其中一方面来自政府资金使用和管理的不规范,不敢公开,经不起公众的追问;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意识问题,有些政府部门资金使用没问题,但认为没责任公开,意识没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