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A 2. C 3. B 4. B 5. C 6. B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C 13. B 14. A 15. A 16. B
17. A 18. C 19. C 20. 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ABCDE 2. ABC 3. ABDE 4. ABCD
5. ABE 6. ACD 7. ABDE 8. 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名词解释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统计监督权是指统计人员有权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国家政策和计划的实施,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检查和揭露存在的问题,检查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有关部门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反映揭露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处理,作出答复。
2. 普查是指专门组织的、全国性的、对全体调查对象普遍进行的一次性全面统计调查。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情况的统计数据。
3. 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它具有如下特征:
⑴统计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⑵统计法律责任的内容是由统计法律规范明确确定的。
⑶统计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此权力。
⑷统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是由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追究的一种法律责任,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
4. 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⑴有明确的行为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⑵经初步审查,有违反统计法的行为,情节较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
⑶按照职责与分工规定,属于管辖范围内的。
五、案例分析或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 商业秘密,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个规定较为全面、清晰,它规定了商业秘密的范围和作为商业秘密的法律要件。
商业秘密的范围,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里的技术信息,是指技术诀窍、技术配方、工艺流程等;经营信息,是指经营决策、客户名单等。
作为“商业秘密”的法律要件有四点:
⑴不为公众所知悉。这是认定商业秘密最基本的要件。
⑵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体现了商业秘密要具有经济价值。
⑶具有实用性,体现了商业秘密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
⑷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没有任何措施加以保护,就无法认定权利人认为的商业秘密。如果权利人未采取保密措施的,就不能视为商业秘密。
2. 统计人员的职权,是指统计人员在一定的机构担负统计工作,为了完成统计任务而由统计法规定拥有的权利。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人员的职权,有下列几个方面:
⑴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统计人员有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人员有权将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向上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统计人员有权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国家政策和计划的实施,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检查和揭露存在的问题,检查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⑵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⑶统计人员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经检查,对不正确的统计资料,可要求提供该资料的统计调查对象进行改正。
⑷统计人员有权揭发、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统计法》赋予统计人员对违法行为的揭发、检举权,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其更好地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及时发现、尽快处理统计违法案件,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有积极意义。
3. 答:
⑴不正确。
⑵该企业的行为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
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本案例中,张某未能出示有效证件,该企业可以拒绝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