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就其本质而言,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所花费的社会资源,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费用。
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一、购买性支出
(一)购买性支出的概念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
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与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在购买性支出中,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购买性支出可分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两部分。
1.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国防、行政、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
2.政府投资性支出包括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资支出。
【例题4·单选题】(2007)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社会保障支出
B.国债利息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文教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
(二)购买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分析
1.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有直接的影响。
政府的购买性支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直接影响需求总量。
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消费需求,而个人消费需求中有一部分如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政府事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军队官兵等的消费需求是必须通过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才能形成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在政府购买性支出所进行的大量订货的刺激下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费需求的增减变动会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
(1)购买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社会总需求增长,这会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从而使企业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扩大生产规模。在各个企业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情况下,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导致一系列企业的生产普遍增长。
(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社会总需求紧缩,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
2.对分配的影响
政府的购买性支出间接影响分配。如果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增加或减少了,那么给政府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企业从政府购买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导致企业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资本的利润和劳动者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或降低。
如果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在结构上发生改变,那么有关企业从购买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便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动,提供政府所增加购置的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增加,提供政府所减少购置的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减少,而前者增加的利润正是来自后者减少的利润。
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购买性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例题5·单选题】政府购买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A.地方政府新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一笔薪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为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属于转移性支出。
二、转移性支出
(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共同点:
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转移性支出中,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分析
1.对分配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对以个人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来说,它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这笔资金来源于各个纳税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这笔支出领受的对象一般仅限于那些收入低于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这一渠道,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将使高收人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手中。
对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各种税收,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人和获得补贴的企、№之问的转移。显然,这种转移更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2.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微观经济主体获得了转移性支出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购买哪e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限制,因此,在此类支出中,财政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的结果---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注入到非政府部门之中。
个人或家庭收到转移性支出的资金,这些支出一部分直接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了私人消费需求,其增加的商品或劳务的购买量对这类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另一部分资金可能转化成储蓄,通过一定渠道转化成生产资金,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需求。企业收到转移性支出的资金,一部分可能形成企业的投资需求从而影响生产,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报酬的途径而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步形成社会消费需求。
(三)转移性支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
转移性支出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它配合累进的所得税制度,实现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基本原理:
1.当市场经济运行处于过热与膨胀阶段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收入会增加,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就会自动下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的上升,从而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
2.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都会下降,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就会增加,相对地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增加,这样可以抑制经济的衰退。
因此,转移性支出和累进的所得税制度的结合,被称为市场经济的“自动稳定器”。
【例题6·多选题】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的有:
A.政府雇员的报酬
B.社会福利保险
C.贫困救济和补助
D.公共工程项目投资
E.政府购买办公用品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政府雇员的报酬、公共工程项目投资、政府购买办公用品都是有偿的是属于政府购买性支出。
三、我国财政支出功能分类、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我国财政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一般政府服务:支出一般没有具体的受益人。主要包括:一般公共管理、国防、公共秩序与安全等;
2.社会服务:支出具有明确的受益人。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
3.经济服务:支出着重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包括交通、电力、工业、农业等;
4.其他支出:如利息、转移支付等。
按照这一要求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现行政府支出分类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逐步细化的类、款、项三级科目。
(1)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职能活动,2009年分为19个大类,它们是: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2)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如“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3)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如“普通教育”款下的“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
(二)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公共支出的总额,它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支配使用的社会资源量,是考察政府活动规模和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支出的规模取决于一国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范围,具体地说,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1.经济性因素
2.政治性因素
3.社会性因素
就一个国家来说,在现实中确定财政支出规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满足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需要。
2.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多少,也就大体上决定了公共收入的水平,从而决定了公共支出的规模。
3.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三)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结构----政府预算安排不同种类的支出的构成情况。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发展中国家一般的特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呈如下发展变化趋势:
1.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从长期趋势看其比重是逐步下降的。
2.用于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必须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科学界定公共支出的范围,进一步向“三农”和民生倾斜,对公共支出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一,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覆盖农村。
第二,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产、生活问题。积极参与并支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适时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提高社会保障的程度。
第三,加强对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包括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公共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向科技教育倾斜,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第四,财政要保持对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领域的公共投资力度。
第五,为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