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考试辅导: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12-09-27 14:33:12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审计师考试辅导: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计税依据。

以纳税人的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包括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将销售额和销项税款额合并收取的,应将含税的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的销售额。

公式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一般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和逾期包装物押金视为含税收入,在征税时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再并入销售额。几种特殊销售方式的销售额的确定:

①折扣方式,折扣额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税;否则,不能减除销售额。

②以旧换新方式,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

③还本销售方式,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

④以物易物方式,双方都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2)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①销项税额。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即: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②进项税额。

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③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

a.纳税人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b.纳税人进口货物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买的免税农业产品,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业产品,准予按照买价和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即:进项税=买价*扣除率;

d.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以及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所列运费金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④不得扣除进项税额的项目包括:

a.购进固定资产;

b.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c.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d.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e.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f.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⑤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时间:

a.工业生产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在购进的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后申报抵扣。

b.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在付款后申报抵扣;商业企业接受投资、捐赠或分配的货物,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申报抵扣。

c.一般纳税人购进应税劳务,在劳务费用支付后申报抵扣。

(3)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此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4)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增值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1-消费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