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基础重点:货币政策工具

2012-08-30 16:50:24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收集整理了,2013年审计师考试宏观经济学基础重点:货币政策工具,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

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的工具共有6个:

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另外,利率政策、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也是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1)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

(2)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则通过金融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从而增加货币量,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传导过程短,中央银行通过其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所以成为世界各国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公开市场业务优点: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按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中央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中央银行能以这项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情况;

第三,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式和步骤也可以自主安排;

第四,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逐日进行,如有需要,可以迅速进行反方向操作。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补充例题·单选题】

1.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活动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活动

D.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活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触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贵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法定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2.按照现代货币理论,在市场货币供应量中,一部分称作基础货币。包括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自己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另一部分称作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所创造的货币。

3.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1)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自然就会增加,而用于放贷的资金相应减少,实际上就减少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

(2)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上面所说的原理,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三)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央行贷款给银行或金融机构)

1.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在信用关系发达的情况下,各专业银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中央银行贷款,

(1)将各种票据,如国库券、国债等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

(2)用自己所拥有的政府债券、其他财产作担保向中央银行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都叫再贴现。

2.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和需求量,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

3.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

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着眼于长期

4.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再贴现率的变动,有一种告示效应,反映央银意向。

二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补充例题·多选题】

调整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政策信号,提高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想要()

A.扩大货币供给

B.减少货币供给

C.商业银行提高利率

D.保持货币供给不变

E.商业银行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贴现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如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二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补充例题·多选题】

为摆脱经济萧条,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

A.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证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证券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再贴现率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为摆脱经济萧条,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运用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政府买入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降低再贴现率

5.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整再贴现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的缺陷。

第一,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由于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只能产生间接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因而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工具;

第二,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

第三,就伸缩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变动,若随时调整,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

第四,调整再贴现率不能直接于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对商业银行缺乏强制性影响。

除了上述三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还经常采用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政策手段,如道义劝告、行政干预和金融检查等。

(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共3个

1.利率政策

2.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于预等。

(1)利率限制—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2)信用配额

信用配额----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

(3)流动性比率—指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

(4)直接干预—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

【补充例题·单选题】(2009年)

最常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是()

A.道义劝告

B.信用配额

C.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

D.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信用控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于预等。

3.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1)道义劝告

(2)窗口指导—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

【特别提示】:

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较为灵活,但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力和手段。

【补充例题·多选题】(2008年)

下列经济政策工具中,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A.税收政策

B.转移支付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政策

E.法定准备金率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选项AB为财政政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