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从业者人均年收入6.5万元

2013-01-11 12:03:46 字体放大:  

昨日(1月10日),商务部公布了2011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在参评的90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天津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总分排名第一。除夺得总分上的冠军外,天津开发区还在“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两个分项指标中保持第一,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实际使用外资等各项指标全部保持第一。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天津开发区生产总值跃上2000亿元台阶,工业总产值跃升到7100亿元,两项指标均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

这已是天津开发区自商务部开展此项评比以来连续第15次夺冠。天津开发区缘何连续15次夺冠?缘何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天津开发区相关负责人。

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投入1元引来2美元产出3美元

天津开发区秉承“经营产业”的理念不动摇,坚持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特色鲜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开发区积极构建世界级生产力,与跨国公司同行,与实力最雄厚的国内企业集团同行,与最具创新活力的民营经济同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累计在开发区投资190个项目。

据了解,过去天津开发区单纯依靠摩托罗拉、三星、丰田三大龙头企业发展,而如今已形成各行业企业“群雄争霸、多足鼎力、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拥有1个千亿级企业集团,14家百亿级企业。外资企业唱独角戏的历史,也被“三资并重”的新格局所取代。目前,开发区内资企业注册资本2441.3亿元,为2008年之前总量的1.4倍,国资、民资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3.6%,跃升到2012年的22.2%。

在全市四个国家新型产业化基地中,开发区占据电子信息、汽车、石化三个席位,OLED显示器、风电装备、胰岛素、酶制剂等产量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关系区域发展的未来引擎。目前,天津开发区已有28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6家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数量分别达“十二五”目标的60%和80%以上。

开发区不仅在意速度、规模的账本,更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这笔账。开发区基本实现1∶2∶3的土地投入产出比,即投入1元人民币,吸引2美元的外资,产出3美元的工业产值;单位土地GDP19.38亿元,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39.93亿元,均具全国领先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新鲜水消耗仅为全国平均能耗的1/6,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首善区

政府购买服务的“泰达模式”

天津开发区是人力社保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园区之一。近5年,天津开发区净增从业人员20万人以上,其中2012年新增就业超过6万人。和就业人数一起增加的还有收入。据统计,目前,天津开发区从业者人均年收入6.5万元,比2007年翻一番。

安居方能乐业。天津开发区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成政府公屋、白领公寓、蓝领公寓等各类公寓25处(其中在建6处),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可解决19万外来职工的住宿问题。着力加快教育发展,由过去的“教育荒漠”变为今天的优质教育资源重要聚集地。目前,开发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2所,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生源从市内向区内回流现象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开发区医疗卫生事业大踏步前进,形成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互为补充的全新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天津开发区还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形成在党委领导下,政府购买专业化服务的“泰达模式”,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和肯定,康翠社区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会计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