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榆阳农业已实现了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广种薄收向科学种养、由封闭自足向对外开放、由单一收入向多元增收的历史性转变,使全区走上一条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康庄之路。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榆阳区执政者大胆提出,大力发展“十大农业”的新定位,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现代农业。北部滩区抓细碎化整合与合作化经营,南部山区抓大户经营和整村流转,今冬明春再流转20万亩,使全区土地整合流转规模达61万亩,实现耕地“零撂荒”。推广良种良法和升级农业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到“十二五”末,使全区农机保有量突破10万台(件),农业机械化率达60%以上。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区入驻的50多个示范项目,发挥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在大地种业、山立农贸等现有龙头企业基础上,新培育50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扶持150个省、市级农业合作示范社,引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推进“十镇百村”建设,在金鸡滩、牛家梁等重点卫星城镇,建设现代田园都市城镇;推广黄家圪崂民企投资、什拉滩村矿共建、麻生圐圙一村一品等成功经验,完善重点镇、示范村的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体等民生保障体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发展特色农业。结合南部山区、北部滩区、河谷川道区的不同立地条件,做大粮、薯、菜、羊、猪、杏等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区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种植分别达到45万亩、30万亩、20万亩和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斤;羊子、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只、170万头,建成全省第一畜牧产业大县(区)。同时推广鱼河峁白家沟、刘千河新寨等旱作农业示范园模式,提升山区精品小杂粮、优质马铃薯、大扁杏深加工等特色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发展综合农业。树立“大农业”理念,整合捆绑涉农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到“十二五”末,全区范围建成20万亩高产稳产标准良田,实现玉米、小杂粮、马铃薯单产分别提升20%;巩固提升羊子、生猪“双百万”养殖基地,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65%以上;完成总投资10亿元的12大类水利建设重点工程,和覆盖全区各重点农业乡镇、村组的农网升级改造,实现全区100%的行政村通公路,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实际推进“三年植绿大行动”,投入10亿元,力争使全区造林保存面积达到5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50%.发展生态友好型农林牧业,“十二五”期间,完成北部滩区人工种草10万亩、恢复天然草场6万亩,实施南部山区生态综合治理337平方公里、水保造林9.2万亩。投入1.6亿元,新发展大扁杏5万亩、长柄扁桃12万亩、沙棘50万亩,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区域生态持续改善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发展科技农业。用3年时间,新发展科技特派员400 名,新建15个农业专家大院,实现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利税超十亿、促进就业一万人、培训农民一万人的发展目标;突破园区规划界线,采取挂牌结对、利益捆绑、合作共建等方式,形成“园区带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格局。到“十二五”末,全区科技人员队伍壮大到8000人,培育5至10家产值超千万的民营科技企业。
——发展设施农业。每年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建好寺伙沟、大纪汗等种养殖产业大村。围绕中心城市“菜篮子”定位,发展设施果菜和温棚养殖,形成“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的四季农业新格局,到2015年,使全区设施蔬菜规模达到1.5万亩,小杂粮无公害基地达到6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5个以上。
——发展和谐农业。构建人与自然、城乡区域、产业领域、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处理好农业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企地村矿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以草定畜破解林畜矛盾、推广节水农业破解农水矛盾、统筹退耕还林与土地开发整理破解农林矛盾。
——发展文化农业。榆阳区已形成了牛家梁、金鸡滩、芹河等卫星城镇为重点的“农家乐”产业,积累了“杏树红叶文化节”、“杏花飘香、魅力榆阳文化周”等生态文化活动的成功经验。今后几年,要提升以“农家乐”为重点的文化农业产业层次,发展环城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促进乡村农业的城市化进程。
——发展安全农业。粮食供给安全方面,严格全区104万亩耕地保护红线,有序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提升粮畜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层面,健全农机、农药、农电安全等为重点的长效监管体系,完善自然灾害、动物疫病等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农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方面,落实农产品产地和市场的检验、监测、检疫等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幸福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到2015年使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实现“三农”经费逐年增加10%,确保各项支农惠农和涉农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实现“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目标,达到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