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12月9日公布的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数据的“靓丽”,12月10日公布的11月进出口增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令市场大跌眼镜。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出口1793.8亿美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仅增长2.9%,大幅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9%;进口159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同样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
分析人士称,上述数据证明中国外需依然疲弱,短期宏观经济企稳还是需要靠内需为主。
此外,分析人士提醒,如果未来出口有所回升而进口依然疲软,则贸易顺差可能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或进一步强化。由于出口下滑明显,11月贸易顺差196.3亿美元,较10月319.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幅下滑。
对美欧出口明显恶化
综合市场人士的观点,11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9%的原因,在于短期海外有效需求仍处于弱复苏格局。
此前,在欧美的圣诞节订单、去年相对较低的基数以及政府出口退税政策扩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9月、10月的外贸数据,尤其是出口数据表现均好于市场预期。其中,10月出口同比增长11.6%,进口同比增长2.4%,在出口强劲表现的带动下,当月的贸易顺差高达319.9亿美元。
但随着11月数据的发布,各方乐观情绪有所降温。汇丰中国区经济学家马晓萍昨日指出,令人失望的出口数据证实中国商品的外部需求依然不振,过去两个月出口相对强劲只是受假日季带来的一次性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细观海关数据,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弱复苏的格局下,从出口国别看,中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均明显恶化。11月中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2.64%和17.97%,较10月均恶化10个百分点左右。中国对日本出口也呈负增长,降幅为3.84%。中国对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出口增速则高于总体水平。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昨日表示,未来对中国出口的表现不必冀望太高。尽管全球经济可能在2013年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下滑以及较高的基数,将阻碍中国出口重新回到两位数的增长区间。
新华社昨日的一篇稿件则提及,“商务部近来在逐步淡化对全年外贸10%既定目标,转而强调贸易份额的增长。即中国全年对外贸易量在全球总贸易量中占比不减少。”
“进口或于明年初改善”
和出口相比,本来就不被看好的进口,最终也没能给市场带来惊喜。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进口累计仅增长4.1%。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陈鹄飞分析称,这可能主要反映受了政策的滞后效应,近期稳增长举措对生产的短期刺激效应,大于市场内生的恢复作用,国内需求回升尚欠稳固。
“外贸数据明显弱于预期,尤其是进口增幅持平,表明内外需疲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也再次印证中国经济的复苏仍是缓慢而且温和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表示。
交行预测,国内市场内生的恢复动力可能要等到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未来经济发展思路后才会进一步稳固,相应的进口需求的明显改善时点也可能会在明年初出现。
“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进一步强化”
11月外贸数据的最后一个看点是:贸易顺差环比大幅收窄。但有分析指出,这短期内难以撼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指出,11月贸易顺差延续缩窄格局,未来若明显缩窄甚至出现逆差,可缓解结汇压力,进而减缓人民币升值预期。但他同时指出,目前顺差也只是小幅收窄而已,对预期和市场交易影响有限。
陈鹄飞则认为,未来,由于进口需求不足,在出口增速仍有一定程度增长的背景下,全年贸易顺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相比去年明显扩大。而受未来贸易顺差扩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短期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2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2922,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升值8个基点。算上昨日,进入12月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则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盘中触及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