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家店将覆盖四分之三行政村

2012-11-21 09:56:11 字体放大:  

福建省经贸委日前印发《福建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我省将进一步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发展连锁化经营网络,使农家店覆盖75%以上的行政村;将支持2000个以上社区便利店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日常购物环境,丰富社区民生服务内容。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业态在全省范围内将迎来发展春天。

未来前景看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商业存在巨大的市场。对于便利店来说,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便利店将进入发展时期。当前,许多业界人士对便利店行业寄予了厚望,有消息显示,一些投资机构已在规划进入厦门、泉州等地的便利店行业。

当前,泉州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业界人士指出,百姓超市虽然门店超过20家,但是从业态来看,它更像微型超市,其他便利店包括好的佳、虫哥、万邻等,与7—11、全家等成熟便利店相比,在服务和功能上也差距较大。因此,泉州的社区便利店市场还没有真正被启动,现在加上政策支持,未来三到五年内,社区便利店前景看好。

重视增值服务

不过,专家提醒,“盈利难仍是便利店最大的发展阻碍”。记者调查发现,顶新集团旗下的全家便利店目前在大陆的店铺数量已达1010家,投资总额达2亿美元,但至今还没有盈利;而7—11在台湾则经历了19年的培育和投入才开始盈利,7—11进入上海市场3年后,目前依然处于亏损期。

在国内的一些城市,据估算,一家便利店每年的租金达30万元—40万元,特殊商圈的年租金甚至高达100多万元,而便利店的面积只有100平方米左右。一家经营状况尚好的便利店一天营业额也就在4000—5000元,按照20%的毛利率计算,刚刚能与租金、人工、水电费等营运成本抵消。一家便利店要盈利,则日营业额得达到6000元以上,不过目前很多便利店都达不到该数字。

业界人士提醒,台湾便利店赢利模式值得借鉴,其增值服务所创造的利润已占其营业额的60%—70%,同时,配送中心建设、商品品类组合、商品定价、增值服务等都有细致而深入的研究。而这些恰恰是本地便利店所欠缺的,“便利店运营的技术含量其实很高,作为一个整合资源的平台,找准盈利模式才是后进者真正需要思考的。”

<--会计从业资格-->